和静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州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巴州践行“两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雨后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开都河湿地(年7月7日摄)。从空中俯瞰,蜿蜒曲折的开都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确胡热摄

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先导,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保护绿水青山,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对地处祖国西北的巴州来说意义更是非比寻常。

近年来,巴州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大力发展以林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的绿色产业,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进林草现代化进程,全州上下齐心协力筑牢新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成为巴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鉴往知来坚守底线

博斯腾湖是巴州的母亲湖,也是巴州乃至塔里木盆地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由于历史原因,环湖不达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流入湖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也有所下降。

博斯腾湖主要有3条入湖水系,即开都河、黄水沟、清水河。其中黄水沟除洪水期有部分来水外,更多时候处于断流状态;清水河也基本没有来水;开都河水流进博斯腾湖,经扬水站扬水流进孔雀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博斯腾湖生态问题。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专家计算机模拟实验,只有打通黄水沟,增加上游来水量,才能打通博斯腾湖生态大循环,彻底改善湖水水质。

年磊摄

黄水沟治理成为博斯腾湖生态改善的关键“棋眼”。年以来,巴州通过一系列环保治污举措,黄水沟变清了,每年都向博斯腾湖输送大量生态水,博斯腾湖生态大循环的通道得以打通,水质也明显改善。

发生变化的不只是博斯腾湖。塔里木河流域有万亩胡杨林,占据着中国胡杨林总面积的90%,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洲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尉犁县境内的塔里木河风光(年8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初秋季节,尉犁县境内的塔里木河两岸胡杨景色十分迷人。□确胡热摄

年起,自治区启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专项保护行动,开始向全流域重点胡杨林区进行生态输水。连续数年的生态输水造就了新的自然景观。距尉犁县70余公里的沙漠深处,1.2万亩水域面积的罗布湖悄然生成,最深处达7米的湖水澄澈透明,湖内水草丰茂。

巩乃斯风景区有着苍翠的松林、绚烂的花海和清澈的溪流,每年夏季都会引来众多游客旅游。曾经,大量的违章建筑占据了这里的林地、草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经常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极大地影响了巩乃斯绿色秀美的本色形象。

年,和静县对巩乃斯范围内的土地、房屋、棚圈及附属物依法进行征收,然后统一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小镇,巩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成果,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巩乃斯绿的本色。

绝不再走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老路。近年来,巴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底线和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系统修复的总体思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持续巩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大地增绿福泽巴州

6月15日,尉犁县农村公路两侧沙漠胡杨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李飞摄

作为我国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巴州同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自然保护地保护和恢复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了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等自治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站在与县城一河之隔的且末县防风治沙站远眺,远处塔克拉玛干的黄沙几乎与天空无缝对接,而近处的沙漠则被一张“绿网”固定着。近年来,这张“绿网”不断向前推进,阻挡了一个又一个沙丘的汇合,守护着昆仑山下的这座“天边小城”。

在巴州,说到植树造林,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王成帮,他曾数次荣立战功,被誉为军队“雷锋式的好干部”、义务植树40余年的“造林英雄”。

年从部队转业后,王成帮开始在孔雀河南岸种树。在孔雀河南岸的基地栽树8年后,他成为库尔勒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的义务工,又开始在孔雀河北岸植树造林。初步估算,王成帮在30余年里,在库尔勒植树育苗近百万株。王成帮种下的不仅仅是树,还种下了一种精神。

改革开放后,库尔勒市先后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是西北五省区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城市……王成帮是这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军中艰苦奋斗和率先垂范的杰出代表。

今年77岁的付志周,是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二组的一名普通农民。年11月30日上午10时,就是这位农民,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的“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40周年绿色长城先进奖章。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20位代表,新疆获奖的个人只有他一人。

30多年来,付志周带领村民参与到治理流沙大会战中,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治理了亩沙化地,亩耕地受到保护。目前,荒无人烟的沙区已逐渐形成“乔、灌、草,点、带、片”的防沙体系,一座34公里长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已建成,有效阻止了流沙继续前移。

近年来,巴州全方位、大规模、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以交通干道沿线、环城绿化带、重要水源地和乡村绿化美化、庭院美化等为重点,加快形成通道景观化、村庄林阴化、城镇园林化、生态高效化的新格局,不断提升城乡生态宜居水平。“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3万亩,义务植树万株。

截至目前,全州森林总面积.4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27%。全州草原面积1.65亿亩,草原可利用面积1.23亿亩,分别占全疆天然草地毛面积和可利用面积的19.24%和17.16%,居全疆各地州之首。区域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绿水青山致富“靠山”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段的开都河湿地(5月31日无人机拍摄)。□确胡热摄

咬定“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在巴州脱贫攻坚战中,绿水青山逐渐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靠山”。

州党委书记李刚在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脱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中,巴州紧盯群众增收问题,将生态与产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从博斯腾湖之滨到孔雀河畔,从天山脚下到昆仑山麓,一株株绿苗种下地,一颗颗金果结出来,巴州的特色林果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特色林果产业已经成为巴州脱贫攻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若羌县曾被人预言将成为第二个“楼兰”:年全县财政收入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春季多发沙尘暴、倒春寒,农牧民增收困难。

如何才能拔除若羌县的穷根?县委经过深思熟虑和深入论证之后,决定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年,若羌县委和县政府发布了《若羌红枣发展纲要》,红枣科技服务中心也适时成立,若羌县红枣产业从此拉开了发展序幕。年,若羌县累计种植红枣生态经济林逾23万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是年的16倍。其中,红枣产值占若羌县农业产值的75%以上,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金果。

眼下,焉耆县10万亩酿酒葡萄进入采摘压榨期,在焉耆县酿酒葡萄基地内到处是葡萄丰收的场景,15家酒庄(酒堡)出动人力、车辆采摘葡萄,并迅速运送到生产车间。多年前,这里曾经被当地人称为东、西戈壁,终年少雨,气候干旱。尤其是每年春季,狂风卷起漫天黄土,环境十分恶劣。现如今,在霍拉山下广阔的山前冲积扇上,一片面积达10万亩的葡萄园从山脚一直延伸至戈壁滩深处,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在葡萄基地干活的季节工,全年人均增收元至元,焉耆县葡萄产业园区转移富余劳动力数十万人次以上。

在戈壁滩上种植葡萄,不仅能致富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戈壁绿了,环境好了,当地农民说,葡萄就是他们的幸福树。

年,巴州地方林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当年果品产量56.4万吨,林果业年产值67亿元,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元,人均林果增收元,实现农牧民持续稳步林果增收;形成了库尔勒香梨、若羌且末红枣、轮台白杏、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尉犁枸杞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五大特色林果基地和优势产业带;库尔勒、若羌等县市林果业收入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忽视到重视,从治乱到发展,巴州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绿色转型发展的坚实步伐,让好风景和新经济比翼齐飞,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巴州的路越走越宽,越行越畅。(杨晓东张慧疆)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监制:许晓华

原标题:《巴州: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