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看银泰系从全线出击到腹背受敌 [复制链接]

1#

近看“银泰系”——从全线出击到腹背受敌


一向以低调著称的沈国*,注定要在聚光灯下度过2006年。今年以来,他遭遇的困难远比他开创的事业多得多。


  银泰系 悄然成型


  6年多来,沈国*在资本市场内外纵横驰骋,一个庞大的 银泰系 已悄然成型。


  银泰系 掌门人沈国*最早在海南做地产起家。令其声名鹊起的也正是新近矗立在北京长安街沿线、尚未交付使用的标志性建筑 银泰中心。围绕核心企业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沈国*设立了北京银泰置业、浙江银泰、武汉银泰等一大批企业,投资的产业涉及房地产、商业百货、能源和酒店业,同时从事资本经营、资产托管、股权投资、基础设施开发等众多业务。


  2000年收购ST甬华联(600683,今G银泰)初尝胜果之后,沈国*和他的中国银泰投资公司对上市公司发生了浓厚的兴趣:2003年成为金果实业(000722,今G金果)第一大股东;2005年成为科学城(000975)第二大股东,同时举牌百大集团(600865);2006年,举牌鄂武商(000501,今G武商A),同时连续增持百大集团和鄂武商,一度成为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名义第一大股东。


  资料显示,上市公司被 银泰系 收购以后,都会与 银泰系 核心企业之间发生数额较大的关联交易。其具体形式,或为上市公司购买 银泰系 核心企业资产或股权,或为上市公司直接向 银泰系 关联企业提供资金。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宁波华联、金果实业和科学城累计向 银泰系 关联企业输出资金分别为1.1亿元、1.6亿元和7.5亿元。


  多处碰壁备受质疑


  全线出击 并没有带来预想中 全面开花 的良好局面。随着 银泰系 染指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其遭遇的阻力也明显增强。如果按时间先后来审视银泰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越到后期,其并购的成功度越低。


  在时间上, 银泰系 对G银泰的并购早在2000年即完成,运作时间最短,成功度最高。对金果实业的并购在2003年实施,2005年退出,账面亏损3000万元。 银泰系 与科学城早在2003年10月就开始合作。2005年11月,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受让凯得控股所持科学城24.4%的股份,开始实施并购。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并购仍未尘埃落定。


  2005年12月和今年1月, 银泰系 先后举牌百大集团和G武商A。最新消息显示,西子联合已经在百大集团并购中占据更大优势; 银泰系 对G武商A的并购也遭到武汉国资的坚决抵制,银泰方面关于召开G武商A股东大会的提议,也在G武商A董事会和监事会遭冷遇,不得已决定自行召开股东大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银泰系 之所以四处碰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在德隆系、飞天系等以不良手段运作上市公司的 系 们先后倒掉后,地方*府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同时运作多家上市公司的民营资本谈虎色变,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理。 银泰系 与其掌控的上市公司之间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向 银泰系 输出数额庞大的资金,也在客观上强化了这种心理。 其二, 银泰系 在并购中使用的手段过于强硬和单一,缺乏与当地*府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今年2月底以前, 银泰系 持有百大集团的股份已占到后者总股本的19.62%。但是,3月6日杭州市*府直属的杭投控股仍然将其所持百大集团26%的国有股份转让给西子联合。 银泰系 因此失掉了并购百大集团最重要的筹码。 银泰系 在G武商A的处境本来比在百大集团好一些,因为武汉市*府下属的武汉国资是G武商A第一大股东,而武汉国资的绝对控股子公司华汉投资(同时也是G武商A法人股东)又与银泰方面合资设立了武汉银泰。双方有这一层关系,应该一切都好商量;这层关系的建立,应该是银泰方面付出大量努力的结果。遗憾的是,银泰并没有珍惜这一点,于4月12日轻率宣布己方已是G武商A第一大股东,结果招致武汉国资公开反击。G武商A并购陷入困境。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银泰系 战线拉得太长,导致 兵力 分散,效率不高。据公开信息,到目前为止, 银泰系 在百大集团的持股总成本在6亿元左右,在G武商A的持股总成本在2亿元以上,在科学城并购中调动资金6.13亿元。与此同时,中国银泰还拟与中煤能源等4家单位一起建设300万吨二甲醚项目,需投入资金26.25亿元。以上合计, 银泰系 面临逾40亿元的资金支付压力,困难可想而知。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