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溥仪晚年游故宫,售票员和他要票,逛完后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一直都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古代专制统治的象征和代表。封建帝王一手掌握国家的**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朝代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

励精图治的皇帝多是开创盛世、功绩卓著美名千古,生前身后赢得无尽的赞誉。而衰微时期的君王都是昏聩不明、沉迷酒色寻欢作乐,给国家和民众犯下诸多罪责。但要说历朝历代结局最悲惨的皇帝就莫过于亡国之君了,自从国破家亡的那一刻,他们就难逃被杀的厄运!

可以说每个王朝的更替,都意味着新皇帝要把前朝皇帝的家眷和族人全部消灭,深怕有一天他们会卷土重来,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凡事也都有例外,譬如大清王朝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浪潮中,选择以退位换取优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得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作为晚清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一生命运可谓多舛,他当过皇帝,做过傀儡,亦做过囚犯,但最终还是成为一位合格的公民。由于溥仪独特的身份,国家对被特赦出狱的溥仪也是相当照顾,半生漂泊的溥仪晚年也算是衣食无忧,直到年才因尿*症病逝,享年61岁。

说到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在当时声势显赫的北京醇亲王府,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光绪帝生父)之孙、摄*王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冬(年),由于光绪皇帝载湉的突然驾崩,病重的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尊祖母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就这样年仅三岁的溥仪在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冲龄在太和殿登基,次年改宣统元年。

据史料记载,对于年幼的溥仪被慈禧太后钦定为大清接班人后,消息传到醇王府,王府顿时就像炸了锅一样,乱作一团。众人反应各不相同,有额手相庆的,也有惊喜交加的,但更多的是惊诧不安的。当时,溥仪的祖母老福晋刘佳氏刚听完慈禧的懿旨就突然晕厥过去了。

老福晋刘佳氏是个明白人,她心里很清楚此时皇位对年幼的溥仪是福是祸还未可知,至少在刘佳氏看来,溥仪进深宫未必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弄不好会和光绪帝一样,成为无枷之囚。

而正如溥仪祖母担心的那样,冲龄登基的溥仪当时身处动荡飘零的年代,各地起义不断,他的帝王之位注定坎坷多变。最终在宣统三年(年),因辛亥革命的爆发,溥仪仅在位三年就被迫宣布退位,可以说还没等他成年大清国就灭亡了。

伴随着南方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朝管辖,清廷一片慌乱,满清*府被迫选择以溥仪退位换取优待条件。随后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正式宣布年幼的溥仪退位。

根据晚清和北洋*府达成的清宗室优待条件,民国*府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而且每年都要提供万两的赡养费用,年少的溥仪依旧可以暂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仍用皇帝尊号,史称“逊清小朝廷”。

当时虽然大清朝已经灭亡,但在满清遗老遗少们心中的紫禁城的小朝廷仍具有权威性,他们见到溥仪依旧要行跪拜之礼。为了将溥仪培养成合格的“大清皇帝”,帝师们仍教授溥仪儒家经典和治国驭民之术,给其美好的童年灌输了“效法康乾”“恢复祖业”(其实就是搞复辟)等梦想。

公元年7月,溥仪果然在前清遗臣张勋指使下,进行了一次复辟闹剧,年仅12岁的溥仪再次坐上了乾清宫的御座,大封群臣。可是由*阀张勋搞得复辟活动不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引来全国的一片反对的叫骂声。

在讨逆*的攻击下,张勋的辫子*很快就被打的溃不成*,纷纷减掉脑袋上的长辫各自逃窜,而张勋本人也只得狼狈的躲入了荷兰使馆中自保。而此次复辟闹剧也只持续了12天便草草收场,年少的溥仪只得再此宣布退位,继续在紫禁城的后宫中当着他的关门皇帝。

就这样溥仪在紫禁城度过了最荒谬的少年时代,直到年的“北京事件”的爆发,溥仪的人生才迎来改变。面对西北*阀的施压,溥仪被迫搬出紫禁城,并于次年2月离开北京城,前往天津租界,先后居住在张园和静园。自那以后,溥仪就没有再回到北京,更无缘走进熟悉的皇城故宫了。

后来遇到日本入侵中国,溥仪又被挟持到东北,在那里他“有幸”再一次成为伪满洲的皇帝。当然,溥仪始终都没有感觉到皇权的滋味,自始至终都是日本人的傀儡。最终溥仪在半生漂浮不定后,幸赖新中国的成立,他才结束漂泊的生活并成为新中国一名合格的公民。

年,战犯溥仪被特赦回到了北京城,由于之前的家故宫已经归国家所有,溥仪只能住在五妹金韫馨的家中,过起了平常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说现在的溥仪没有什么个人财富,皇后婉容死了,淑妃和他离婚,祥贵人被日本人害死,而福贵人也在劳改时和他离婚了。

而她们这些妃子之前也没有给溥仪留下一个孩子,此时的溥仪真可谓是一个孤家寡人了。但所幸溥仪在改造中表现良好,出狱后的他受到了国家的诸多关照,组织还专门为溥仪安排一个园丁的工作。

话说回来,溥仪被释放回北京那阵儿,他不但在北京植物园工作过,他还因较高的文化底蕴担任过文史专员,生活方面不仅衣食无忧,还有盈余,没事就和同为文史专员的杜聿明、王耀武等人小聚畅饮一番。

每逢节假日几人还会结伴外出游玩,享受悠闲的假日生活,后来更是在杜聿明的怂恿下一起出游故宫。“故地”重游对于溥仪来说与他人肯定有所不同,毕竟他在那里生活了十多年,故宫各类掌故浸染于心,在宏伟的建筑面前也会浮现出诸多回忆。

到了故宫,对于阔别已久的故宫溥仪的内心免不了有种莫名的激动,还有一些说不出的失落,正当溥仪准备进入故宫时,突然被旁边的售票员拦住,对溥仪说道:“要想进故宫参观,请先去买票,否则是不能进的。”而此时面对售票员和他要票,溥仪有点突兀,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也不明白紫禁城买票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惊诧的问道:“我现在到故宫,还需要门票吗?”

面对溥仪的疑问,随行的杜聿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回答溥仪:“现在故宫已经对外开放,游客都需要买门票的。当然了,门票收入也是更好的保护故宫嘛!”溥仪听后含笑点了点头,慌忙买了一张“回家”的门票,然后才和杜聿明等人进了故宫。

进入数十年未见的故宫,溥仪看着周围熟悉的场景,恍惚自己回到了少年时代。那时的自己年少无知,读书也极不用功,除经常生病不上学外,还不时让太监传谕老师放假。当时自己对读书的兴趣远不如对毓庆宫外的世界有勃勃兴致,常常蹲在户外看蚂蚁搬家和斗蛐蛐,一蹲就是半天,玩得把吃饭都忘掉。到了神圣的太和殿,溥仪又仿佛感觉到龙椅上还有一位少年,看着满朝文武大臣向自己行跪拜大礼。

可以说溥仪在故宫一边参观,一边感慨万千向杜聿明等人介绍这座皇家宫殿发生的事情,毓庆宫是自己读书的地方,太和殿是自己两次登基称帝的地方,一幕幕曾经过往的经历不时地浮现在自己眼前。而对于溥仪的讲解,杜聿明等人听得也非常入神,就连一般的游客也觉得他比导游讲得好,纷纷围拢上来倾听。事后在介绍完景点后,溥仪又独自在生活过的紫禁城看了几眼,逛完后溥仪就提前结束离开了,在那以后,溥仪到死再没进故宫一步!

对于溥仪晚年游故宫,当时溥仪虽然已经走出皇帝梦,但他的确到终老都没再进故宫一步,或许他怕回到那个伤心地,怕自己触景生情情绪失控,想起那一幕幕过往的场景。而纵观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他冲龄之中初登皇位,少年复位,中年再继位,一生可谓命运多舛,做过至高无上的皇帝,亦也当过囚牢之中的囚犯。大清的皇位对于他来说,似乎没有君临天下的气魄,也没有一统江山的豪迈,有的只是年幼时在惶恐中度日的那种无奈。

最终幸赖新中国的到来,溥仪才成为一位普通的公民,结束了半生的漂泊生涯。成为文史专员后,溥仪也积极从事修改晚清民国档案等史料工作,为中国近现代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晚年溥仪和李淑贤再婚,生活上虽然平淡,但是简单自由的生活却也安逸自在。直到年10月17日,溥仪才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逝世后先是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至此结束了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