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郭楞乡的长调歌手
精干的枣红马在骑跑中得到训练
值得信任的你,我愿与你在一起
米白色长鬃马在骑跑中训练性子
机灵可爱的你,我想跟你在一起
黑鬃白色的骏马在崎岖的山路上得到训练
善良真诚的你,我愿跟你在一起
这首《精干的枣红马》是典型的和静长调特色。和静县长调民歌至少要两节歌词,多的一般可达八节。整体来看,和静县长调民歌普遍为三节和四节居多,而且决定每首民歌节数的多少是与它的内容需要和修辞手法密不可分的。这首歌曲分为三节,用了常见的比和兴的手法,表面上似乎是在夸赞巴音布鲁克大山马的高贵品质,实际上又像是在向训马的勇士暗传情愫,一首绝妙的情歌,用高亢清亮的歌喉、绵长回啭的尾音和含蓄柔美的颤音,使得这首长调大受好评。而这也是和静长调的特点:清亮、绵长、悠远。在拖腔和尾韵中,带着些许西藏民歌的特点。这是新疆长调独一无二的特色。
与华夏第一州同名的长调乡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被称为“华夏第一州”,其优质的自然、人文和民俗文化资源名源海外,而这个州的名字却得自于一个乡——巴音郭楞乡,全国知名的长调乡,也是新疆长调的传承地。
“听这些新疆长调歌手的表演,我老想起希腊神话里的美人鱼塞壬。塞壬的歌声可以令那些听见的海员变得痴迷和执著,会跳到水里去追随歌声,一去不回。而这些长调歌手的歌声就像是‘草原上的塞壬’,他们的歌声里充满着磁性,好像是在用美好的声音讲述着久远的故事……”这是一位来自于湖南的游客彭先生对巴音郭楞乡长调歌手的评价。
确如彭先生所言,这个乡的歌手都能熟练地掌握直假声切换和头腔、胸腔与腹腔的共鸣,如同天生的歌剧演员。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历史可追溯到年前。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它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取材内容大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长调民歌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唱法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在蒙古长调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依音、后依音、滑音、回音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年,中蒙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年巴音郭楞乡成立了长调协会,同年,该乡还举办了长调比赛,来自于巴州、博州等地的长调歌手汇聚一堂,进行了比赛和交流。如今,该乡的长调歌手已多达数十名。其中有几位歌手已经去内地参加过长调比赛并获得过各类奖项。在巴音郭楞乡,长调的传承与创新有着良好的延续。
“离开灶台,我的歌声长上了飞翔的翅膀”
为了增加清亮的效果,新疆长调减少了使用“诺古拉”的颤音效果,增加了长韵和一些转调,使得高音假声更加厚重、有穿透力,“即使在空阔的草原上为两公里以外的人唱也从来不用麦克风”几乎成了新疆长调歌手引以为傲的“资本”。一些从前的长调里没有出现过的唱法,在长调歌手们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加入到了长调表演当中去。
“现在我们经常在一起学习长调,有不少歌我们也学会了新的唱法,唱出来的长调更动听,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来乡里找我们表演长调。我想我会努力把自己的这些歌教给子孙,教给更多的人,让它一代代传下去。”巴音郭楞乡的长调传承人乌兰盖里说。
巴音郭楞乡的长调歌手图亚今年50岁了,从17岁开始,她就跟着母亲学习长调,她说自己什么时候都在唱歌,这首歌她很早就学会了。但是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她只是在干活的时候唱几句,从来没有给大家唱过。直到年,她的子女都考上大学,独立了,她才走出蒙古包,开始给众人唱歌,开始参加比赛,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不断地获得各种荣誉。
“从前我只是在打奶皮子、做肉干和搭帐篷的时候唱歌,我只唱给自己听,但今天,我知道大家都喜欢我的歌,我不是个只知道怎样过日子的女人,我也可以成为受人尊敬的长调歌手。”图亚说,她成为歌手之后,也能为家里带来收入了,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作为一项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地之一,巴音郭楞乡近年来依托“长调乡”的“金字招牌”,很好地与独库公路以及巴音布鲁克景区的旅游产业结合在了一起,曾经的贫困乡如今已经通过整村规划,成为知名的“旅游文化乡”。
“唱给谁听才算是唱歌”——长调歌曲的“身份”很讲究
“唱给谁听”,在和静县,特别是巴音郭楞乡的长调歌手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些歌手一直传承着很古老的观念。他们认为唱给“羊”的曲子不能称作歌,但唱给骆驼唱的曲子却可以称为歌,因为他们认为骆驼是通人性的,在某些情况下给骆驼唱歌,它会流眼泪。此外,他们认为唱给婴儿的曲子也不能叫做歌,因为婴儿小的时候还不能被看做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会走路骑上了马背才能算真正的“人”。
而对于长辈、尊贵的客人、挚爱的晚辈,以及亲密的朋友和爱人,他们都有对应的长调歌曲,依据听众身份的变化,长调歌手会唱不同的歌。长调的歌曲分为献给长辈、父母、哥嫂、姐弟、亲友、情人的歌;
此外,依据表演场合的不同,长调还可分为礼仪歌和非礼仪歌。而依据歌词内容的不同,长调又可分为送赞歌、训示歌和思念歌等。
在哪里唱,给谁唱,怎么去表达真实的内心,对于长调歌手来说是要经过长期的学习的。在巴音郭楞乡,在和静,长调并不仅仅是歌唱表演,更是一种重要的仪式和交流方式。这种礼仪化、风俗化的内涵在新疆各地的长调歌传承中虽然会有细微的差异,但大体上基本是相同的。这是新疆长调非常独特的地方。
新疆长调,随着新疆旅游的蓬勃发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