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王阳明
有一句成语叫做身残志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内心,唯有用意志力不断磨练并战胜自己的内心,方能不为外事外物所干扰,因内心强大而使自己变得强大。
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王阳明没有欲念自然会静。周敦颐说的“定”也就是“静亦定,动亦静”中的定,主就是主体。
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的,正体现了天机的流动不息,这就是所谓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旦有停息也就是死亡,不是从本体发出的念即为私心杂念。
生而为人怎么能不想听,怎么能不想看?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睛之人。虽然看见了,听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就行了。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一切顺其自然,不必过份的去刻意追求,越想得到却又越难得到的对人越是折磨。
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王阳明说: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全凭人的一念之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所以我们要经常问问自己内心,多读一些书,多思考,正视自己的内心。
佛说一切唯心造,人生所有的痛苦欢乐,忧愁烦恼,都离不开自己的身心。
人生除死无大事,两眼一闭,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活着为名为利,你抢我夺,明争暗斗,费尽心机;得到了,洋洋得意;得不到,垂头丧气,甚至会有嫉妒怨恨报复,使出下三流的手段,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已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还有的人整日忧心忡忡,不是担心明天,就是担忧未来,所谓杞人忧天;还有的人经历了不幸和磨难,就在痛苦中走不出来,消极颓废,过得暗无天日,其实事情早就过去了,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适时地放弃才会有收获。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他会让你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和外界的因素,会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
盲目的坚持不如理智的放弃。苦苦地坚持那不叫坚定那叫做愚蠢,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适当的时候,学会放弃,才有可能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