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圈黑帮往事:向氏家族帮派地位举足轻重(全文)
香港电影圈黑帮往事:向氏家族帮派地位举足轻重(全文)
Time 16:22:53 情感驿站 情感资讯
向氏兄弟
吕乐
11月21道 早前,向华强的太太陈岚忽然发难,曝周星驰五宗罪,要求对方10天内给自己答复。之后,许多香港明星被卷入骂战,纷纷表态站在向太一边,只有莫文蔚、徐娇等几人力挺周星驰。而在微博上,友并不买向家的账,在遭到无数友指斥“谁还不知道你们向家怎么回事”之后,向太无奈表示“这是我和周星驰的私人恩怨,请大家不要插手”。
他们之间究竟有哪些私人恩怨,外人很难得知,但这场骂战却又牵出了他们曾经共同从属过的一个帮派——“新义安”,三个字承载着香港电影界多少年的黑帮往事。
新义安是潮州人的帮会,源于1866年活跃在江西万安的潮州鹤佬帮。龙头老大叫向前,生于广东陆丰,曾是国民**情报机构的少将。1953年港英*府指称向前涉嫌三合会(起始于清末的黑帮组织,发展出很多分会,新义安就是其中之一)活动,把他驱逐出港,向前就住在台湾,把帮会事务交给儿子向华炎打理。向前有13个儿子,如今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叫向华强,一个叫向华胜。
上世纪五十年代,港府意识到黑帮的危害,但为时已晚,黑社会势力早已与警界和*界利益交融、盘根错节,当时香港流传的说法是“警察管黑社会,黑社会管治安”,可以说,整个警察系统是香港最大的一个黑社会组织。时任港岛及九龙总华探长的吕乐,一直到1968年卸任为止,在香港黑白两道通吃,名头极大,被称为“五亿探长”,五亿是指其身价。60年代,他一手建立了警界的“贪污体系”,警察收多少钱办多少事,都像黑帮一样有规矩。这段时间,黑帮活动再度猖獗。当时四大黑帮都要给他面子,吕乐曾说:“我根本不用亲自抓人,有案件要破,就开口跟堂口老大要人!”
1974年,港督麦理浩设立廉*公署,着手查处警界腐败分子,结果一查几乎人人有事。与吕乐同时并称的“四大华人探长”,后来都称为香港廉*公署通缉的要犯。2009年王晶拍了部《金钱帝国》,就是说的这段故事,里面的探长“乐哥”就是吕乐。不过吕乐后来安全下庄,先去加拿大,后去台湾,安度晚年。
吕乐跟向家是亲戚关系,向华炎的岳父吕六,是吕乐的叔父,向家和吕家互认世交。
讲吕乐故事最全面的是刘德华主演的《五亿探长雷洛传》,1991年由向氏兄弟出品。这是吕乐同意拍摄的,但拍出后他很不满意,一是因为刘德华没有去拜会他,二是片子当中有些情节他认为是瞎编,丢他的人。
吕乐当探长期间交情最深的是香港*装警署署长曾启荣,他后来也被廉*公署通缉,逃到台湾。他有个儿子,叫曾志伟,没错,就是大家熟悉的曾志伟。
“新义安”在影艺圈有很大势力,向华胜、向华强拥有香港著名的“永盛电影娱乐有限公司”,通过电影宣传,极力美化帮派,使得不少年轻人竞相仿效。黑帮大规模渗透并参与投资经营开始于九十年代初,据统计,在年的3年间警方共接报涉及娱乐圈的暴力案件多达20多宗,其中以徐克工作室被掷燃烧弹,刘德华被勒收保护费及保姆陈嘉莉住所被纵火,许愿录相室被捣乱,《家有喜事》在发行前胶片被抢走和电影制片人*朗维、蔡子明被杀等案轰动一时。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张学友等香港著名影视明星都曾先后受到黑帮的敲诈和勒索。
下面这些内容估计大家都在很多地方看过,来自《看天下》几年前的一篇报导:
1990年4月24日凌晨,曾志伟和一些娱乐圈的朋友给刘嘉玲打,约她一起打麻将。刘嘉玲欣然同意,并自己驾车前往。
刚到苗侨伟家门口,她的车子却突然失控,撞在了停车场的铁闸上。后面有一辆私家车立即跟上来,下来几个人,强行将刘嘉玲从车里拖出,架着上了后面那辆车,迅速驶离了现场。
刘嘉玲的几位好友知情后立即打报警。三个多小时后,刘嘉玲重新出现,称歹徒主要是劫财,抢走了她一只名贵手表及1000多元现金,然后将她放回。
十年后,香港《东周刊》在封面上醒目地刊出一张女性的半裸照片,该期杂志立即被抢购一空,甚至被当日翻印再卖,因为人人都知道,那就是当年失踪三小时里的刘嘉玲。随后,众多香港艺人上街抗议,《东周刊》的拥有者、“英皇”老板杨受成宣布《东周刊》停刊。
香港电影人文隽后来在博客里谈起此事,隐晦透露,绑架刘嘉玲的指使人正是李连杰的前经理人蔡子明。而且刘嘉玲被绑架两年后,蔡子明饮弹毙命,当时的传言甚嚣尘上,指杀他的幕后人是香港电影巨头向华强。
“英皇”老板杨受成据说也是“新义安”的领袖之一。曾志伟自认圈内地位颇老,曾当众嘲笑过“英皇”一姐容祖儿,不久后就遇袭,额上被砍,缝了20多针。事后,杨受成、容祖儿都被警方调查,曾志伟最终也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再说蔡子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荷兰回港,创办富艺电影制作公司,由于背景神秘,谁的账都不买,娱乐圈中人对他敬畏三分。裸拍刘嘉玲后,蔡子明胁迫她到荷兰免费拍摄电影《轰天龙虎会》,同去的还有刘德华和万梓良。1992年4月1日中午,蔡子明走进尖沙咀的某商业中心,突遭几名持枪男子枪击,不治身亡。
1992年5月4日晚,时年约32岁的片商、香港“14K”社团(香港第二大黑社会社团)堂主*朗维与电影人*百鸣兄弟来到九龙塘一间卡拉OK酒廊消遣,刚好遇见梅艳芳与朋友们在此聚会。
*朗维便邀请梅艳芳随即演唱一首。但梅艳芳不欲娱人,便婉言谢绝。*朗维顿时感到颜面全无,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打了梅艳芳一个耳光。梅艳芳立即打给“道”上的朋友,遂引致200名黑社会成员对峙。
第二天,*朗维即遭人持刀伏击受重伤,到香港浸会医院留医。5月7日,两名杀手佯装探病,到医院近距离枪杀了*朗维。当天,梅艳芳、*百鸣、向华强等人被警方询问。
不久,向华强的手下、“新义安”悍将陈耀兴被警方拘捕,向华强的永盛公司大堂也遭人枪击,“14K”与“新义安”之间一时势同水火。11月,陈耀兴在自签担保期间,赴澳门参加赛车,在酒店外被枪手伏击身亡。
这期间,梅艳芳大半年都躲在内地和泰国。传说她后来出了1000万的调节金,才得以重回香港。
武师出身的周星驰据说也加入过“新义安”。后来周星驰成名后,想移民加拿大,屡屡遭拒。周星驰把官司打到了加拿大最高司法机构联邦最高法院,依然被驳回。法院披露,他们手头有长达200页的“黑材料”,认定周星驰是一名“犯罪组织成员”。
从九十年代开始,由于警察的贪污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三合会成员开始纷纷转行。一些曾经的黑帮大佬也转作合法生意,成为社会名流。
(资料来自《国家人文历史》、《南都周刊》、《看天下》、《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策》、《论香港三合会现状及其对广东地区的渗透》)
作者:宋燕
向华胜
11月21道南方人物周刊报道 阔别影坛15年后,他回来了!——他不承认自己是伯乐,却在20多年前用自己出品的电影,令入行6年的无线艺人刘德华初尝票房和演技双重嘉奖;他不以造星为业,却让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在参演他的电影那几年事业如日中天;他执掌的电影公司在极盛时期,手握众多巨星合约,巩俐、张艺谋都在其中;由他公司出品的电影,一度横扫全港1/4的票房,台湾地区份额更是高达1/3。
他是永盛电影公司掌门人向华胜,人称“胜哥”。
以高利贷入行
“我的公司直到现在,肯定都是香港大电影公司里最小的,在尖沙咀,几十平而已,几十年都没有搬过。”向华胜说。
向华胜出身将门,其父向前是原国民*少将。家里13个孩子中,向华胜最小。因为家世不俗,向家坐上宾时有名人,粤剧名伶邓碧云、吴楚帆都是家中常客,向华胜最早接触到演艺圈名人,就是母亲牌桌上的这些长辈。
4岁那年,向华胜在九龙戏院看了生平第一部电影,之后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因为父母跟戏院老板私交甚好,他从没买过票。多年以后,戏院老板的儿子继承父业,投资拍摄了《英雄本色》。而向华胜,也一头扎进这个圈子,一打拼就是数十年。
港人历来重商,成年之后的向华胜就在商道开始摸爬滚打,尝试过很多生意。涉足电影前,他在生意场上的最后一站是餐饮业。他聘用澳门新安酒家汤老板和香港鲍鱼大王杨贯一来经营海产餐厅,“生意很好,吃一顿饭要花好几万”。
当账面资金达到百万时,向华胜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取名“永胜”,初生牛犊的万丈雄心溢于言表。那一年,他23岁。
严格来说,永胜开山之作应该是两部功夫喜剧《扎马》和《梁山怪招》,但在向华胜看来,这两部反响平平的旧作只是公司的试水探路,真正的敲门砖是几年后的新片《大小不良》。
那是1980年代初,也是香港影坛新一轮生力*强势破土的发端。制作量大降的老牌一哥邵氏影业不再一家独大,嘉禾后来居上,票房遥遥领先,曾经盛极一时的功夫片日渐式微,时装喜剧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伴随着*、洪金宝等新一代影人逐渐崛起,海外归来的年轻人徐克、许鞍华、方育平、严浩也开始投身影坛,首执导筒。这就是后来为影史津津乐道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浪潮翻卷之际,新艺城等一大批新公司相继成立,各路神仙尽显其能。
向华胜将公司更名为“永盛”,带着《大小不良》的拍摄计划,开始了在香港影坛的第一次破浪之旅。300万的预算对如今的他无足挂齿,但在当年却是一笔巨款,压上餐厅的所有家当,又借了200万高利贷,才得以开机。为他担任导演的曾志伟、编剧*炳耀都是多年老友,片中女一号则是他侄女的同班同学张艾嘉。
片子上映期间,他一天数次,往返于戏院和公司之间,看上座、问口碑、算票房。这个讲述由陌生人变成莫逆之交的温情粤语片,最终斩获了千万票房,位列香港年度票房第14位。在票价仅为港币20元的那个年代,千万就足以庆功。
向华胜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在这个圈子、活下来。
没有一部电影赔过
还完高利贷之后,向华胜没有马不停蹄地开拍下一部新作,而是选择了短暂离开,时间是1年零9个月。
“第一部片子成功,完全是朋友帮忙,全靠运气。”向华胜说,“你不可能一直靠别人,大家都要做自己的事。运气呢,能帮你一回两回,三回就不得了,能帮你一辈子吗?”
尽管票房大捷,向华胜却发现自己对于电影所知十分有限。他深信一个道理:观众不喜欢,自己认为拍得再好也没意义,拍电影就要让观众喜欢。这个朴素得近乎常识的电影生意经,直到现在仍然是他拍电影的第一准则。“我从入行到现在,没有一部电影赔过。”向华胜对此引以为傲。
不管这种以迎合市场为第一要务的创作观,在评论界怎样备受争议,在他那一年多的闭关期中,他的确用全部的心思来想通这个“首要问题”。多年后,影评人用各种方式总结“向氏影片”市场不败的秘诀:题材普世、概念新颖、故事为王、明星众多……
再度出山后,向华胜试图向一个成熟的制作人和管理者转型。他开始了解院线,思考档期,压缩制作成本,提高拍摄速度。
电影和遍地美食一样,都是地道的香港特产。这一时期,港人平均每年进影院26次,仅次于美国。观众对于粤语本土电影的喜爱,远甚好莱坞影片,因此养活了无数影人。但另一方面,全港4成票房由年度10大卖座影片包办。向华胜日渐意识到:只有做大,才有出路。
在一次聚会的饭桌上,一个朋友告诉向华胜:有人手头有周润发的合约,打算转卖。朋友问他有没有兴趣,向华胜随口问了一句“什么价钱”。“100万!”“100万?!”“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再谈!”
多年后他回忆说,当时吃惊的表情令那位朋友觉得他嫌价钱太贵,其实他是觉得太便宜,便宜到不可思议。最后拿到了周润发的合约,价钱是80万。随后他找到王晶出任导演,从筹备到开机,《*神》只用了一个月。
开机那天,周润发看到王晶蹲在一边不停地写,走上前问了一句:导演你写什么?王晶头都没抬,回了一句:待会儿你要说的台词。那是王晶拍片神速的时代,那一年他拍了9部片子。在影评人的笔下,那个时期也是港片“最后的*金时代”。
麻将和*马是港人一直以来的爱好,这部以港人的牌*之趣为题材的电影,成为后来影迷津津乐道的“*片”经典。《*神》之前,向华胜已经投拍过一部“*片”:《至尊无上》,2500万的票房使得这部影片位居年度第5的位置。
“*片不是我开创的新类型,我也是从电视剧里学来的。”向华胜解释说,“其实牌技只是一个包装,好比《泰坦尼克号》的那艘船。如果是一艘游艇和二十几个人,这个电影肯定不会那么卖座。*片真正打动观众的是背后的人性。”说到这里,他补了一句,“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博。”
由周润发、刘德华、王祖贤领衔的《*神》上映后,引发观影狂潮,将近4000万的进账让永盛第一次尝到票房冠*的滋味。本埠大卖之外,《*神》在台湾、韩国也屡破票房纪录。
之后,向华胜又签下周星驰,这位数年前还是《射雕英雄传》(*版李亚鹏版*日华版)里的龙套“宋兵乙”,此时已成为深受影迷喜爱的票房保证和喜剧之王。随后和周星驰合作的《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都荣膺年度票房冠*,6年之内,永盛4度占据全港票房榜的头名席位。
踌躇归来
票房井喷之后,明星片酬、制作预算不断攀升。以永盛签约艺人李连杰为例,1992年,一部投资3500万的港片,1/3的预算是李连杰的片酬。昔日港片的良性生产不再。
两年后,好莱坞发动突然反击,《侏罗纪公园》、《亡命天涯》、《真实谎言》、《生死时速》4部大片先后席卷亚洲,港片终于招架不住了。1993年至1995年,台湾地区30部卖座影片,好莱坞占了25部,港片仅剩4席。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在台湾出现后,对台湾市场格外依赖的港片终于没能跨过这次影业危机。盗版日益猖獗,港片处境雪上加霜。1995年,永盛最卖座的影片《追女仔》票房刚过千万,不足上年票房冠*的1/5。因为膝盖骨刺发作,向华胜在这一年离开了香港和影坛。
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998年的金融危机。从那时至今,香港影人一直都在努力走出这个漫长的冬天。暂别影坛的向华胜,把全部的生意交给了络和股票,而且做得风生水起。永盛的核心主力也在这些年寻找新的归宿:发哥和自己的名字一样,在身材和片酬上不停攀高;华仔依然努力敬业地扮演着天王和劳模的双重角色;李连杰声称弃武从文,壹基金慈善事业是他的下半生;星爷自组星辉电影公司,拍电影捞名,藉地产渔利;王晶如今一门心思在内地拍片,昔日的影市灵丹越来越接近“烂片之王”……
“电影始终还是我最喜欢的事情。”在影迷即将遗忘他的前夜,向华胜回来了,带着名为“5510”的新计划。5510,即用5年时间,投资5亿,拍摄10部影片。为这个计划打响首战的是两部古装喜剧《唐伯虎点秋香2》和《龙凤店》。
《唐伯虎点秋香2》超过7000万的票房依然延续了向氏票房不败的影坛传奇,但令人失望的剧情设计使得向华胜本人都大为不满。据说是他和导演李力持的一些创作理念分歧较大。他将更大的希望寄托在第二部影片《龙凤店》上。
“这个戏绝对超过90分,在我这里,超过80分就会是好片子。”向华胜说。“我改编的是正德皇帝下江南游龙戏凤的故事,我敢保证绝对是改编电影里做得最好的,这个桥段不比当年的《至尊无上》差。”
向华胜信心十足,“片子不好,会有中影、上影两条最大的院线给你发行吗?”
不止一个向华胜身边的朋友透露,从影至今,他自认没有拍过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那些影片都只为市场量身定做。一个朋友说,如果他把内心的那部电影拍出来,肯定是部文艺片,当然也绝对不卖钱。
向华胜痴迷命理,醉心玄学,他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我命好。”
只有现在不行的人才老提过去
人物周刊:一个人能做电影几十年都不曾在票房上失手,你是怎么做到的?
向华胜: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个牵涉到命理运数的问题。努力好像很重要,其实努力就成功,只适合开个小餐馆或者开个鞋店之类的生意。努力会不愁三餐,但是要做到出人头地,除了要命好、运气好,好像没有别的什么方法。
人物周刊:你这样的回答,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满意。
向华胜:我有很多朋友很努力,但还是赔很多钱。所有拍电影的人,做梦都想不到,哪一部会最火。我跟周润发拍的《*神》,合约是送上门来的,开机时剧本都没有。片商一听我要拍的内容,当时就付了定金,最后破亚洲纪录,赚很多钱。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你说这是我努力吗?好像不是。当然,没有我前面其他的努力,也不会有今天,要不然国家以为我跑这里来宣传迷信。
人物周刊:你的家族背景显赫,其实你有很多投资渠道,为什么会选择做电影?
向华胜:人其实都在找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这个事肯定得是你自己喜欢,而且还要熟悉。人对不熟悉的事情,总是会产生恐惧。你回到自己家里,即使漆黑一片,你也不会害怕,因为你太熟悉了。我做电影差不多10年的时候,对票房的预计准确度就达到90%。我说这部戏票房2000万,绝对不会1500万,大概就是1900万到2100万之间。
虽然我是命理专家,但我不迷信,我是爱因斯坦的信徒,他说过,人做事如果要成功,在之前必须脑海中有画面。电影说穿了,就是画面,再就是七情六欲。冯小刚(微博)(微博)的《唐山大地震》,很好,如果不拍地震场面,大概500万也就拍完了吧,但他还是要花那么多钱,不然他心里就没底。李安心里如果有底,也不会让梁朝伟上床吧?电影最牛就是喜欢你也得看,不喜欢你也得看,千方百计让人进影院,李安他们懂,我也懂。所以我每部戏都成功,要不然我也没做什么大生意,这些年吃香喝辣,哪儿来的钱?
人物周刊:电影是你最重要的投资吗?
向华胜:不是,我金融做得挺好,我有上市公司。后来没拍电影的这几年,我做金融股票,也做得挺大,赚钱比电影多。
人物周刊:你做电影总是会注重量的突破,是出于广种薄收的盈利需要吗?
向华胜:不,是必须的。一个本子搞三五个月,找一个大明星,谁有空马上给你拍?明星都要看本子,所以我找一堆编剧写本子,先把故事准备好,明星喜欢哪个我们就拍哪个。明星永远是没时间,筹备几个月拍,再上片、宣传,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就没了,所以国内电影总做不出一个潮流。
观众喜欢你就给他吃嘛,人家喜欢吃鱼,你非要让人吃肉,等人想吃肉,你又上一道胡萝卜,感觉还是怪怪的。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观看),很明显观众喜欢,可他非要跑去拍《唐山大地震》,一震就是两年,弄得现在才拍续集。我跟你讲,我的《疯狂大金婚》准备找*拍,早筹备好了,题材跟他一样,但是我尊重他,没有抢他前面拍,要不然现在已经出来了。我宁可跟他上片的时候对打,这个要讲江湖道义。
人物周刊:内地电影如今的一个现状就是产量可观、质量欠佳。有人担心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会恶化国产片的发展环境,你怎么看?
向华胜:产量多是好事,那样才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为什么古装戏那么多,因为人总是懒惰的,三部五部卖光了就没东西了,佛家讲一个“空”字,你不倒空,就装不进去嘛。卖得太快,没有东西进去,那他卖什么?你拍现在的故事,观众心里都有底,你好不好观众很快就知道,但古装你可以编啊。不过要记住,无中生有的东西最难编好。古装改得比较快,像周星驰演的《鹿鼎记》(*版陈小春版梁朝伟版) ,剧本我改的,我拿金庸的原著做成两集,你看效果不错吧?古装我一个星期就可以给你,但是时装慢,所以我现在几个本子同时在赶,怎么赶都要几年。
人物周刊:“5510计划”是不是囊括了你近几年全部的发展战略?
向华胜:我想法挺多,我还想做数字电视。我打算做5到6个省的数字电影频道,同步播放最新电影,收费不贵,比如你一张盗版10块钱,我就9块,你9块我就8块。现在大家看电影要考虑好多问题,路况啊、停车啊,再吃个饭,要花好几百块,还是挺贵的一种享受,我就是想办法把看电影的成本降下来。就像我们香港当年把1000人的大戏院拆成3个,上不同的片子,《铁达尼号》满了,你就看《花样年华》,中小型影片就能救活了。中小投资电影很不容易,拍就没多少钱,更不要说宣传了。你越没宣传,观众越觉得你是不好所以才没宣传。所以我就反过来,把电影给你送到家里。在电影院看了万一不好,人家出来还一肚子气,在家花几块钱,就无所谓,对不对?
人物周刊:赚钱是你做电影的惟一目的吗?
向华胜:以前是,借高利贷,不赚也得赚。但现在不是,兴趣培养出来了。还有一点,你们内地同胞感触不深,香港从前是殖民地,被人瞧不起,像我们每年全世界乱跑,人家问你哪里的,一猜都说是日本,那滋味很窝囊。人家欧美文化进攻中国,为什么我们不能呢?我去美国很多次,但到现在还没去过纽约,黑人住的房子怎么样都是透过电影才知道的,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能这样呢?因为我们的电影不成功。做人我不信一步登天,我们现在一步步来,先把国内电影搞好,然后想办法传过去。我正在筹备一部电影,两年后拍,投资1亿美金,就是要塞我们中国人进去。你看那些外国大片,他们根本没有我们豪气,80%都跟银行借、买保险,拿出来的不多,我们是真金白银拿出来的。现在哪里有银行借给我?所以我们比他们勇气大。要看以后,不要看现在。你跟我说以前,我真是不太愿意,只有现在不行的人才老跟你提过去,我们往后看,过两三年你再看我。现在我是起步,这次回来,能够站稳,我已经很开心了。(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08月20道)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