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年至今的十余年里,大理人民为了保护洱海而不遗余力。在大理,有这样一个企业,他们饮水思源、变废为宝,以*组织建设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业实干、开拓进取,积极发挥*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惠农富农、回报社会,实现了传统畜牧业和种植业的资源互补式循环,使全市畜牧养殖业每年增加近亿元收入,同时为上千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企业的利农惠农和不断发展壮大,不但展现了企业*组织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同时也保护了洱海周边的生态环境,这就是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开发有限公司。
创业艰难起步
民营企业建立*组织凝心聚力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共产*员钟顺和静静地坐在洱海边,对于正处于人生和事业巅峰期的他来说,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小时候,他与小伙伴们经常在洱海边玩耍,每次看着这湖清澈澄碧的水,他都有一个非常纯真的心愿:希望洱海水永远清澈见底。如今,这条轨迹已经在身后延续了40年。这40年里,钟顺和见证了大理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看到洱海周边畜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苍洱“天然牧场”在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的同时,也逐渐蚕食着洱海周边的生态。大理苍山洱海区域,散养着10多万头奶牛,一天的粪便足以铺满上千个足球场,这些牛粪曾经被堆在村头、河边、路旁,臭烘烘却又让人无可奈何,更为可怕的是,由这些畜禽粪便而引发的面源污染,已经成了洱海保护的大敌。
洱海周边每年产生的近万吨各种畜禽粪便让*府头疼不已,各级*府也曾经向牛粪“宣战”,尝试过很多牛粪处理方法,但都收效不大。在很多人眼里,牛粪影响村容、污染环境,是公害、是“顽疾”、是百害无一利的废品,但有一个人不这么看。多年致力于环保项目开发的经验告诉钟顺和,如果有一个办法将这些牛粪收集起来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变成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肥料,那不就是变废为宝吗?
年8月13日,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大理创新工业园区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万元,总投资1.86亿元,占地亩,在职员工数百人,拥有较强的科研团队及销售队伍。钟顺和带领着他的团队,以这里为坐标,开始了这项惠及洱海周边的事业。然而,理想虽然恢宏,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历历艰辛。当时整个市场正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压力非常大,为了把公司建起来,钟顺和多方奔走于各家银行,但当时很多银行都不了解有机肥这个行业,在大理更没有标准可以参考,因此一次次将钟顺和拒之门外。
一边是公司等着资金,一边是资金没有着落,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大理州、市*委、*府了解情况后,认为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对于洱海保护、增加养殖户收入百利无一害,在州、市*委、*府的关心支持下,大理市农村合作银行答应给予公司借款万元。度过了经济难关的顺丰公司,终于得以正常运转起来,这一年,公司成立了*支部,在*建工作的引领下,顺风肥业以*支部为核心,汇聚各类精英和骨干,开始着手实施有机肥的技术和市场攻关。
*员模范带头
研发专利制定标准促项目实施
企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罗南杰是公司的生产副总,也是一位肥料专家。作为一名老*员,罗南杰一开始就以*员示范岗为阵地,带领着研发团队一路攻坚克难,为掌握有机肥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而不遗余力,因为他知道,顺丰有机肥能否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关键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门技术。为了攻克有机肥生产工艺、发酵、除臭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罗南杰不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还不分昼夜亲自在生产车间做实验。
回想起几年前刚到顺丰公司时的情景,罗南杰很是感慨,当时公司还是一片荒凉,只有两间厂房,工人也只有8人,环境很糟糕,设备改造问题很多。有着30多年*龄的他主动带领*员队伍承担起了公司的科技项目攻关,他们在*支部的领导下,一起想办法,群策群力,克服了各种困难。第一个就是解决收牛粪的问题,因为要办有机肥厂,如果不收牛粪,原料就没有;第二个要保护洱海,如果不收牛粪,保护洱海就是空谈。
此后,公司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发了适合企业生产运营发展的相关发明及技术专利60余个,并参与制定了以公司为核心单位的三个地方标准:《云南省高原湖泊畜禽粪便收集、初加工标准》、《云南省高原湖泊畜禽粪便收集站建设和管理标准》、《云南省生态有机肥标准》。该系列标准从技术层面支撑了洱海流域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利用,为全省乃至全国内陆湖泊治理提供了技术标准依据,是洱海保护综合治理总结提炼出的第一个技术标准,是全国高原湖泊畜禽粪便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首套标准,获得了标准化创新奖。
在公司开始投产试生产期间,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罗南杰累倒在生产车间里。住院期间,他医院,并电话指挥未完成的实验。大伙儿都劝他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好好休息,罗南杰却对手上已经处于最后技术攻关阶段的项目念念不忘,功夫不负苦心人,在罗南杰等共产*员骨干持之以恒地技术攻关下,终于获得了生产有机肥的多个发明专利,同时获得数十个实用新型专利。年,顺丰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正式实施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态有机肥的重大科技项目,至此,牛粪“变废为宝”走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创新发展模式
建立示范基地服务农民群众
“大嫂告诉二嫂,顺丰有机肥料好”,这是农户对顺丰生态有机肥高度认可的真实写照。很少有人知道,当顺丰公司第一批产品刚投放市场的时候,销售情况却向满怀希望的顺丰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瓢冷水。究其原因,是因为习惯于使用化学肥料的广大农户对有机肥缺乏了解,生怕影响到产量而不敢轻易使用生态有机肥。公司*支部*员、副总经理王春荣经过认真分析研判后认为,要赢得农户的信任,就一定要让他们亲眼看到使用生态有机肥的好处,从而大胆提出搞示范基地、免费让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想法。
为了让老百姓认可产品,公司成立了农化服务队,由*员带头,大家起早贪黑,到各个村挨家挨户讲解生态有机肥料带来的好处,在每个村都设立示范基地,把有机肥料免费给老百姓使用,并由技术员全程指导使用方法和用量。
同时,为了让示范基地能尽快普及,王春荣起早贪黑,走村入寨,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调查、统计,两块面包一瓶水经常是他的一日三餐,有时候时间晚了就寄宿在农户家里,一连两个月下来,他整个人瘦了一圈。示范基地的农户们在使用中发现,顺丰生态有机肥养分全面,除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外,还含有钙、硫、铜、铁等各种作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所含养分无需转化、释放长久,既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又可以培肥土壤,作物长得好,每亩产量比施用传统化肥提高了近15%,一时间,农户对顺丰生态有机肥的态度从怀疑转为接受,市场也供不应求。
牛粪变成*金
减少环境污染促农增收
大理市上关镇大营村有近千头奶牛,走进这个村子,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以前到处乱堆、恶臭难闻的牛粪已经不见踪影,它们都被统一放到了专门修建的收集站内。为及时回收产生的畜禽粪便,顺丰公司采取户集、村收、公司统一清运的方式收集;为扩大收集范围,顺丰公司在大理的湾桥、喜洲、上关、凤仪和洱源三营等乡镇建设以片区为中心的畜禽粪便收集站。
上关镇的马如龙家养了4头奶牛,一天送多公斤鲜牛粪过来,一个月能卖近元。他说:“我们一开始那段时间每年最多卖百十元钱,现在一个月最低收入元,最高收入元,区别太大了。最实惠就是牛粪,我家喂着4头牛,1天拉1车牛粪,1车公斤,每天就是14.4元。”按照平均收购价每吨元计算,顺丰公司每年能为洱海周边养殖户带来近亿元的收入。
大理市大众种养殖合作社种了亩生态葡萄,社长赵宾艳在年的时候只敢在20亩葡萄田里试用生态有机肥,将每亩多元的化肥换成元的生态有机肥,结果不仅没减产,葡萄的外形口感色泽更好了,一斤葡萄还多卖了两元。“是的,我最大的感受是用了他们的有机肥后,我们的成本下降了,现在我们一亩田几乎才用多元的肥料钱,一是成本下降,二是我们的土壤质量变高了,我们的葡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所以我们的葡萄每年都是供不应求。”大众种养殖合作社社长、共产*员赵宾艳高兴地说。
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大理州、市*委、*府出台了相关扶持*策,特别制订了《洱海流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监管及奖补实施办法》,以及有机肥推广使用的相关*策,为洱海保护建立起了长效保障机制。顺丰公司采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和带动示范,让农作物“吃饱不浪费”的模式,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土壤和不同气候,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建立了大理市水稻及蔬菜基地、弥渡县有机葡萄园及蔬菜基地、宾川县葡萄及柑橘基地、永平县药材基地、漾濞县核桃基地、西双版纳香蕉基地、普洱茶叶基地和德宏咖啡基地等数十个顺丰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公司产品远销省内外,还出口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
顺丰公司生态有机肥项目实施后,每年处理洱海流域畜禽粪便及其他废弃物80万吨,据测算,每年可减少COD吨,总氮吨,总磷吨,氨氮吨,避免了这些无机物流入洱海,从源头上解决了氮磷等无机物对洱海造成的污染。
“为有源头清水来”,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开发有限公司带着这个夙愿而成为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龙头企业,探索出了变废为宝、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工业的新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畜禽粪便对洱海的污染,以及畜牧业发展空间等难题,很好地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建引领企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城镇亮丽了,乡村整洁了,生活变好了,开辟了非公经济*组织引领企业“低碳发展、绿色崛起”的一个崭新时代。
现在,钟顺和还是像平时一样,闲暇时候就来到洱海边,听着海水拍岸的声音,看着清莹碧透的浪花在脚下翻涌,为了心目中这湖永恒的清水,他和他的企业将会把这个从一开始就定下的使命进行到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