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埋的“夜明珠”重放异彩
——建设鸡足山徐霞客悉檀文化园浅见
(引自在大理州纪念徐霞客壮游大理周年
研讨会上的发言)
麻绍勤
悉檀寺遗址在鸡足山祝圣寺东约里许,今鸡足山宾馆之北半山腰上。悉檀寺,曾经是云南鸡足山的重要文化地标,也曾是徐霞客游线不可或缺的重要结点,被誉为徐学殿堂里的“夜明珠”。
笔者很有幸,于今年五月参加了“中国旅游日大理州宣传活动暨重走霞客路鸡足灵山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之后,在精通鸡足山历史文化和痴情于宾川旅游事业发展的宾川县旅游委主任杨云峰的热情向导下,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在荒寂的大山草木间,随便立着一块上书“悉檀寺,宾川县人民*府,一九九八年二月立”字样,很不起眼的水泥石碑。冰冷的几行字,若无人介绍,又有谁能知晓,这里曾经有过“栋宇穹窿,金碧丹题,莫不精缮,游者若置身琼楼云阁中”“宏丽精整,遂为一山之冠”的壮美和辉煌?!这座当年鸡足山规模最大寺院,那曾经的巍峨庄严,晨钟暮鼓,如今湮没在荆棘丛莽,破砖瓦砾之下,岂不令人惜哉、痛哉?!。
悉檀寺的历史文化底蕴
“悉檀”是梵语,义译为“成就”或“遍施众生”。据《鸡足山志》载:悉檀寺“在满月山下,大龙潭上,后依石鼓峰”。鸡足山悉檀寺“栋宇穹窿,金碧丹题,莫不精缮,游者若置身琼楼云阁中”,“宏丽精整,遂为一山之冠”。
年,丽江土知府木增为母求寿,向朝廷奏准在鸡足山建寺,捐银万余两,请高僧释禅(号本无)住持创修,并在寺的大门内建万寿殿,表示祝国诚心。
天启四年(),命僧人入京请藏,明熹宗朱由校曾御赐藏经,题寺名为“祝国悉檀禅寺”。之后,又于三门内建圣旨坊。崇祯己巳(),在大殿右方建法云阁贮藏经。
崇祯辛未(),木增子木懿对寺院重加修理,朱漆殿堂梁柱门窗,粉刷内外墙垣,宏伟壮丽,为一山之冠。
崇祯辛巳(),僧道源往朝南海普陀山,又请回嘉兴藏一部。
清康熙丁卯(),丽江土知府木鑫重建寺院门阁。此后,丽江木府经常来人了解寺中情况,发现破坏就捐资修理。自建寺后多年,中间未曾有重大破坏。清中叶火灾,仅毁去厨房,寺院主要建筑仍然完整。古人游记中曾有"给殿十妨,丹楼五楹","游者若置身琼楼云阁中",古来就吸引着游山文人学者。
悉檀寺是鸡足山重要的文化地标,还承载着近现代众多学者艺术家的文化信息。
民国元年(年),云南著名学者赵藩、李根源,住悉檀寺十余日,搜集佚文,编纂《鸡足山志补》四卷合为一册,次年夏五月由京师聚珍版印行。书中不少内容为旧志所无,较为珍贵。
年春,名画家徐悲鸿上鸡山,也住悉檀寺,留下多幅不朽的名画、书法,写下了不少诗和楹联。徐与悉檀寺住持亚晞长老有交谊,作条幅《雄鸡竹石图》以赠。画幅三分之二淡墨勾勒鸡足山天柱峰写意状;峰巅以浓墨画一雄鸡,右足提起,爪微屈,左足矗立,作“金鸡独立”状,三趾前伸,回首啸傲,神采飞扬,约占画幅三分之一;右下侧画翠竹数竿,枝叶扶疏,与石山相映衬,烘托峰巅之雄鸡。全画气韵生动,整体结构经过严格推敲,织疏密成块面,寓精微于粗犷,韵味深长,寄“鸡足山”之意于其中。左侧自题一首七绝,款识“亚晞上人惠存,卅一年春仲悲鸿朝鸡足山”,并钤方形朱印一枚。七绝题画诗直抒胸臆,赞美鸡足山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年春节,西南联大费孝通、罗常培等五教授游览鸡足山,专程拜谒悉檀寺。语言学家罗常培写出具有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专著《记鸡山悉檀寺的〈木氏宦谱〉》和《鸡足巡礼》,收入《苍洱之间》一书。问世后,传诵一时。虽曾再版,但在抗战期间印刷,印数有限,极难觅得。直到年9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又将其编入《书趣文丛》第三辑出版。书中所记鸡足山及大理地区山水人文之种种,“时代各异,情况多岐”,趣味良多。
遗憾的是,悉檀寺毁于“文革”,现仅存遗址。
徐霞客和悉檀寺的特殊情缘
悉檀寺不但曾是鸡足山的重要文化地标,更是徐霞客考察鸡足山的中心和大本营。年农历12月22日,徐霞客第一次过鸡足山灵山一会坊后,至滴水亭上爬,途中见到“坞北有寺,询之,知其内为悉檀”(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页)。因其顾仆已将行李挑至大觉寺,故继续前行,西上三里,过西竺和华龙两寺到达大觉寺。徐霞客在大觉寺住了一天两夜,于24日应悉檀寺僧恳请移住悉檀寺。从此,悉檀寺就成了徐霞客在鸡足山的立足之地。他这次在鸡足山30天的日子里,每次外出科考时,只要能回悉檀寺食宿,概回悉檀寺无疑。他还在寺中砖砌热水浴池沐浴。徐霞客寓居悉檀寺,详细考察了鸡足山的地质、水文、生物、景点和历史文化,留下日记三万余字(见《滇游日记五》、《滇游日记六》、《滇游日记十二》和《滇游日记十三》)。
悉檀寺还是《徐霞客游记》的终篇之地。年农历8月20日,徐霞客第二次登上鸡足山。据“季梦良曰:王忠纫先生云自十二年(明崇祯)九月十五日以后,倶无小记。余按公奉木丽江之命,在鸡山修志,逾三月而始就。则至九月以迄明年正月,皆在悉檀寺修志之日也”(见《徐霞客游记校注》第页)。可见徐霞客这次上鸡足山,历时三个多月,长驻在悉檀寺修《鸡山志》。徐霞客修成的《鸡山志》,也是鸡足山第一部志书,后因“两足倶废”而归故里,结束了他一生的壮游和科考,也为《徐霞客游记》划上了最终的句号。这是徐霞客生命中的最后一程,其日记亦成为《徐霞客游记》的压卷之作。
可以说,鸡足山是徐霞客一生考察时间最长,住山时间最长,题咏诗词最多,一生唯一为之修过山志的名山,是徐霞客一生最后一程壮游的地方。那么,就此而言,悉檀寺就是鸡足山徐霞客文化的象征。
悉檀寺也是徐霞客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志地。徐霞客与静闻和尚的友谊,最是让人动容。他在游记中有次写到了这位和尚,他和静闻可谓佛心相吸,生死相托。湘江遇盗,静闻重伤,一路艰苦到了南宁崇善寺,静闻一病不起。临终时嘱咐徐霞客,把他的遗骨和经书带到鸡足山。徐霞客遵从静闻的遗愿,历尽艰辛,行走5千余里,到达鸡足山,请求悉檀寺主持安葬静闻骨灰,并为静闻和尚写下了《哭静闻禅侣》挽歌六首,引来了众僧为静闻和尚树碑刻文:“孰驱之来,迁此皮囊;孰负之去,霞客侠肠;志葬名山,骨且不死;千古传之,佳话臻此,”以作永远的纪念。如此这般生死情谊,感天动地,成为旷古佳话。不但充分展示出徐霞客的高尚品德和情怀,也为悉檀寺增添了不朽的人文光辉。
建设徐霞客悉檀文化园的重大意义
建设徐霞客悉檀文化园是传承和发展徐霞客文化的需要。千古奇人徐霞客是40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中华游圣”,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19”已经成为“中国旅游日”,他所考察过的科考线路“徐霞客游线”,近年来备受各界的重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