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患者,他始终腰背挺直端坐着,神情庄重,言语亲切温和,把脉、问诊、察看舌苔、开具处方、叮嘱病人……
据同事们介绍说,来找沈主任的患者络绎不绝,有领导、有同事、有老病号、有偏远乡村的老百姓、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
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沈建新,负责主持中医科工作,中共*员,今年32岁。
自年4月沈建新负责主持中医科工作以来,门诊就诊人次、住院人次及中草药用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度增长。据统计,从年12月1日至年11月30日,中医科总收入突破两千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中医科门诊就诊人次达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中医特色治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2%;中草药用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一组组数据、一份份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以沈建新率领的中医科团队的心血,更折射出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赞同。
四代中医世家的熏陶
沈建新年出生于博湖县才坎诺尔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很小能记事起,沈建新清晰地记得,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对中药功效特别是中药汤头特别清楚。听父亲介绍说,这一切缘于爷爷及其长辈的熏陶,他们是当地有名望的中医,四里八乡的人们无人不晓。
也许是祖辈们的耳濡目染,让沈建新从小就对中医不陌生,也许是出于百姓们对中医世家的信赖与尊重,父亲早早地为沈建新规划了今后的人生路。
带着父亲的嘱托,沈建新刻苦学习,年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夙愿,如愿以偿考上了*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
如果说长辈们的影响对于沈建新是中医的启蒙,那大学生涯受老师的影响则让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扎下了一生要把中医作为毕生为之奋斗、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初心和决心。
大学期间,对沈建新影响较深的三位老师中,有两位是中医学博士,一位是我国著名中医胡希恕老先生的嫡传弟子。
“三位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们医术高明,给我们教会了很多中医基础知识,特别在中医理法方药、诊断思维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不善言谈的沈建新一提起老师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让我们领悟到了中医之道。老师们高尚的医德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每一个病人一视同仁,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从不训斥病人,出诊从不迟到,对待患者平心静气……”
一点一滴的严格要求,一言一行的悉心教导让沈建新很快对中医入了门,尤其是老师们通过把脉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让沈建新特别惊讶,从而激发了他对中医的浓厚兴趣。
大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到对中医学的学习研究中,自费购买了中医经典理论、中医古籍、中医名家医案等各类中医书籍多达几百本,几乎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大学时光如饥似渴的学习,让他打下了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
由于在大学期间各方面表现优异,沈建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
逆境中初心不改
大学毕业后,沈建新分到了博湖县一个乡镇卫生院。
那里条件艰苦,医疗设施简陋,设备短缺,连开展中医的最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当时不要说乡镇卫生院,医院中医都开展不起来。
沈建新曾一度失落迷惘,心里想,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上了大学,到这个穷乡僻壤竟然没有一点用武之地。
然而改变他、让他重拾中医信心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乡卫生院所在地附近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因为患有足跟痛,脚沾不了地,整日拄着双拐,生活行动极为不便。医院都没有看好。
但老爷爷有个习惯,特别爱看书,知识很渊博,特别是对中医很相信。听说沈医生是学中医的,老爷爷找到了沈建新。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沈建新利用所学为老爷爷进行针灸,因为住的近很方便,老爷爷每天按时按点来,沈建新每天雷打不动地为他扎针。
奇迹出现了,一个多月后,老爷爷竟然站起来了,扔掉了拐杖。沈建新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
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老爷爷亲手将一面锦旗送给了沈医生。
“这可是我人生中获得的第一面锦旗啊!”提起往事,沈建新不禁感概到,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看到老爷爷满脸洋溢的笑脸和幸福,看到一个淳朴的老百姓发自内心赠送的锦旗,沈建新内心无比激动,他真正体会到,当一名医生真好!
从那时起,让他立下了鸿鹄之志:一定要当一名好医生,一定要为病人解除痛苦。这才是一名医生存在的价值,这才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乡镇卫生院建起了中医馆
老爷爷的故事迅速传开了。乡里村里的老百姓不管是疑难杂症还是普通的感冒咳嗽都纷纷来找沈医生,而对于此,沈医生总是热情接待,从不厌烦。
随着病人的增多,昔日门庭冷落的卫生院一下子红火起来了。为了能把中医所学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契机,沈建新想到了一个主意:在卫生院里建一个中医馆。
当他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向领导、县乡*府及卫生主管部门汇报后,立即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很快,中医馆建成了,古色古香的装饰,中药房、中医门诊、理疗室等一应俱全,成了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这一切,里里外外全靠沈建新一个人打理。诊断、开药、熬药、扎针,有时,一天多达几十人,沈建新忙得不亦乐乎,经常错过了饭点,钱一分也不多拿,但他从未抱怨过,他觉得很充实,老百姓的认可对他来说是最大的褒奖。
沈建新及其中医馆的名气越来越大,病人也从该乡扩展到周边的乡镇以及焉耆县、和硕县、和静县、库尔勒市,甚至更远的地方。
在乡镇工作期间,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也塑造了沈建新的善心、仁心、怜悯之心。
记得乡里有个老奶奶,家里特别穷,她的胃病很严重。沈建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耐心地给老奶奶诊疗把脉,给她宣传*和国家关于新农合的好*策。因为在乡镇卫生院看病报效比例高,特别是中草药报效比例更高,老奶奶几乎自己掏不了多少钱。
老奶奶非常信任沈医生,每天都到沈医生这里来,按照要求准时准点的吃药,而沈医生隔两三天就给她把把脉、调调药,也从不要她的一分钱诊断费。
三个多月下来,老奶奶的胃病完全康复了。
这样的例子对于沈建新来说,数不胜数,他经常告诫自己:老百姓看病不容易,贫困人口看病更不容易,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做到的,就一定要不计较得失,全力以赴给病人看好病。
单纯的想法,善良的心,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执着,沈建新心无旁骛的潜心于为病人排解痛苦这一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中,让他越走越远。
青春不惧挑战
年7月,医院作为州域地方医院,慧眼识才,将沈建新收入门下。
年4月,医院*委以敢于突破选人用人的胆识和气魄,任命沈建新为中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沈建新学历不高,职称低,为此,一些人表示质疑。
事业是干出来的,形象也是在实干中树立起来的。
对此,沈建新没有计较,仍然心无旁骛,扑下身子全身心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用无声的言语践行着一个共产*人的铮铮誓言。
作为主任,他以身作则,带头出门诊、看病人,从4月到年末,他接诊患者余人次,在中医科所有医生里名列前茅。
作为主任,他深知一枝花红不是春,一切发展要靠团队力量。他善于调动和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对科室人员重新分组,将中医门诊由4个增设为7个,让每一个人都能充分施展才华和潜能,顶着压力改革绩效奖惩激励方案,打破大锅饭,坚持一碗水端平,改变了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有效调动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主任,他善于管理,公道正派,每周坚持召开一次科务公开会议,从绩效分配、医疗质量管理、仪器设备采购、人员配备等每一件事摊到桌面上说,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意见,听取不同的声音,集思广益,由大家说了算。
作为主任,他带领团队充分挖掘传统医学的优势及内涵,大力推行口服中药+特色理疗相结合的模式,推出了督脉灸、脐灸、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平衡火罐、中药封包、足疗等理疗项目,将中医的疗效充分运用到患者身上。
为了改变以往中医单打独斗的局面,沈建新主动向院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在院领导的推动下全院成功开展了中医科与临床一线科室间协作机制,中医运用也迅速在全院推开了,患者充分享受到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良好疗效,
在医院工作20年的中医医师阿斯亚说:“中医科从以前的7、8名医生到今天已有23名医生了,现在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越来越多了,科室间的协作越来越密切了,会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了,虽然我们的工作强度大,但我们的工作热情高涨。”
中医科护士长金敏说:“在沈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积极性主动性也越来越强了,大家辛苦而又快乐着。”
而对于患者来说,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
一位姓高的患者说:“我长期失眠,并患有严重的胃病,经朋友介绍,我找到了沈医生,他号脉号的准,开的药服用之后效果十分明显,以前也打听过中医,始终没有碰到一个满意的,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个好中医,真的很方便、很幸运,现在我丈夫也是沈医生的忠实患者,我还推荐了身边的好几个朋友,他们也都很信赖沈医生。”
一位姓马的患者说:“由于工作压力大、体质差,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失眠越来越严重,吃了很多药效果都不好,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更安全,沈医生医术好,服务态度也很好,再加上中医科开展了针灸、理疗等很多项目,通过综合治疗,效果真的很明显,身体状态越来越好,感觉像换了个人似的。目前,我身边的20多个亲朋好友都愿意来找沈医生看病。”
一个人一生之中碰到一个好医生实属幸运,愿意一生追随,把生命和健康予以托付。
面对患者的赞扬和一年来沉甸甸的成绩单,沈建新没有沾沾自喜,他谦逊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院领导的关心支持,源于科室团队的辛苦付出,源于患者的信任,我们只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要干的事还很多,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辞旧迎新之际,医院新落成的医技楼即将交付使用,院领导高度重视中医发展,专门拿出面积多平方米的一层楼作为中医科病房及中医诊疗区。
对此,沈建新对未来的发展之路更有信心:搬到新楼后,条件更加优越,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舒适,我们将开设更多的中医理疗项目,让患者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让中医在护佑人民健康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供稿:*建办胡晓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