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一个热情似火、豪放爽朗的民族。他们大多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东北地区,西域也存在着他们的身影。在*,他们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居在和静、焉耆、博湖、和硕四县的牧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三个地方。他们和*其他民族一起,铸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小
敖包相会
知
识
敖包相会
许多歌唱家都曾演唱过《敖包相会》,大家肯定也听过无数的版本。然而,你真的知道歌词中只字未提的“敖包”是什么吗?
其实,“敖包”是蒙古族中广泛流传的一个概念,许多喜爱《敖包相会》的朋友可能对“敖包”有误解,认为它应该是蒙古包或者寺庙。实际上,“敖包”是指用木头、石块、泥土垒成的大土堆,即蒙古语言中的“堆子”。
关于敖包的起源,也有着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萨满教的信仰源头;有人认为敖包就是一种图腾,石碓代表高山,木头代表树林,泥土代表大地。但是最被认可的说法是:敖包最初就是一种在茫茫草原上辨别方向的路标,后来因为这种指引性而成为一种图腾。
由于敖包的特殊意义,蒙古族人经常会举行祭祀敖包的活动。尤其是在敖包正式演变成为一种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后,它便成了跟汉族土地庙相似的一种建筑。牧民们会在每年的六月、七月之间祭祀敖包,而祭祀结束后,牧民们便会举行传统的赛马、舌尖、摔跤、歌舞等活动,青年男女们便趁着这个时候躲进草丛中互诉衷情,这便是“敖包相会”。
关于祭祀敖包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蒙古族的人们在丧葬之时,一直选择天葬的方式。他们将尸体放置在一种名为“勒勒车”上,在茫茫草原中漫无目的地行驶,尸体一掉下来,便在当地露天而葬。由于许多牧民思念亲人,因此每年都会回到天葬之处祭祀。但如何找寻地点成了一个大问题。
于是,牧民们在安葬亲人时,会带上一峰驼羔,将其血液洒在安葬的地点。第二年,驼羔的母亲或者小驼羔便能帮忙找到安葬之地。后来,人们会在该地点垒上石头,并捧上几把泥土,以此来祭祀亲人。这种礼仪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便形成了敖包。
咳咳话太多了我们进入正题放大招了
信息量略大(bushi)请各位耐心阅读
礼仪习俗篇
献哈达
1
也许哈达在大家的印象里总是藏族的“代言物”,但是其实哈达也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敬酒
2
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
3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