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海南昌江县的手工艺
TUhjnbcbe - 2021/3/27 1:27:00


  


  黎族织锦可以说是黎锦的一个独特分类,黎族同胞用海南本地木棉的棉絮织就而成,是海南在经历“无纺布时代”、“麻纺时代”之后的又一个特殊阶段的珍贵技艺。


  用木棉作为原材料纺线织布已经比较少见,在昌江黎族地区,这一古老的技艺得以活态传承,从未间断。年,木棉纺织技艺被昌江县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悠久


  木棉树是海南岛上的古老树种。据史料记载,黎族人民很早就用木棉作为纺织原料,生产吉贝布等织物。宋代苏东坡谪居海南时作诗记载:“遗我吉贝衣,海风令夕寒。”指当地黎族人民赠予他用木棉制成的吉贝布衣,足见木棉纺织的历史之悠久。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变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宋代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生动描绘了黎族妇女纺织的情景。千年之后,在黎乡昌江,我们仍可见到黎族妇女用木棉纺线织布,这项古老的技艺并没有因时光流逝、科技进步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工艺特色


  和其他纺织技艺相似,木棉纺织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摘下木棉棉桃晒干,开裂后取出棉絮;脱去棉籽后用木棍搅动使之蓬松,然后上纺轮捻成棉线;捻好的线团放入开水中熬煮,使之更具韧性;煮过的棉线晒干后呈天然的米*色,一般无需另外染色,上腰织机织成棉布即可。


  收藏价值


  木棉织锦具有四大价值:


  1、历史价值


  黎族纺织是历史的活化石,存续三千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通过对黎族纺织工具和工艺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海南纺织史。


  2、文化价值


  黎族内部分为哈、杞、润、赛、美孚等五种方言。由于各方言受环境、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各方言的织锦图案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的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物或美好形象物等。黎锦是黎族人民表现自我,表现本方言,表现本民族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说,黎锦图案是各方言的标志符号,文化价值难以估量。


  3、艺术价值


  黎族妇女用夸张变形的几何图案、想象丰富的抽象艺术,创造了人形纹、自然界纹、动物纹、植物纹、生产生活纹、文字纹等。她们天上取样人间织,吸纳天地之灵气、乾坤之神韵,借草木泉石、日光虹影作色,以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为图,用她们的心灵与天神地灵对话,织就了令人震撼的图画。


  4、收藏价值


  黎锦因其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为中外收藏家所珍爱。它特有的投资与收藏、升值与欣赏功能,将成为投资者的理财新方向。


  


  

黎族织锦简称黎锦,是利用海岛棉或木棉为原料进行纺线的工艺品,多用于黎族妇女常穿的筒裙、摇兜等生活用品,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做工,让黎锦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国纺织艺术史上的活化石。

石碌镇孔车村的刘小珍在年省民委等单位组织的“五指山杯”织锦技能比赛中获得参与奖,她们的黎锦做工精细,图案大方美观,在同类产品中颇受欢迎。年10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由来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润方言区(白沙一带)黎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说是最早的超短裙。


  黎锦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光辉艳若云”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古时中国南方各地的棉花是由原产地印度、南美等地通过海路经海南岛等地传入。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品种分类


  黎锦的品种有妇女筒裙、上衣、裤料、被单、头巾、腰带、挂包、披肩、鞋帽等。黎锦的图案有马、鹿、斑鸠、蛇、青蛙、孔雀、鸡以及竹、稻、花卉、水、云彩、星辰等多种,大多由简单的直线、平行线和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在色彩上,善于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黎族织锦图案是体现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据不完全统计,织锦图案有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


  人形纹主要有婚礼图、舞蹈图、青春幸福图、百人图、丰收欢乐图、人丁兴旺图、放牧图、吉祥平安图等,它寄寓了人们对生育繁衍、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黎族妇女通过夸张和变形的工艺创造手法,把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反映在织物上,使图案造型具有可视性和艺术性。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礼图,它主要流行于乐东、三亚、东方等市县,是典型的人形纹样,它将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亲以及送彩礼和拜堂等活动场面反映在筒裙上,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其场面开阔,热烈壮观,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风情。


  动物纹


  动物纹主要有龙凤、*猄、水牛、水鹿、鱼虾、青蛙、乌鸦、鸽子、蜜蜂、蝴蝶等,其中,龙纹、青蛙纹最为常见。龙纹是流行在白沙、琼中一带最为普遍的黎锦图案,反映了黎族人民把龙当作高贵、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青蛙纹图案在民间流传很广,在黎族的传统观念里,青蛙有表达母爱和避邪的功能。反映在服饰上的蛙纹有严格的对称结构,图案以“田”字形纹样为主体,中间有四只具有抽象性的青蛙纹,用动和静的对比手法,显示青蛙在田间生活的主要特征,画面充实,节奏协调。有的地方的青蛙纹样,采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把青蛙前腿省略,后脚加长,表现出青蛙跃跃欲跳的神态,图案构思大胆,造型简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植物纹


  植物纹主要有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竹叶花等花卉,以及藤、树木、青草等。常见的有木棉纹、花草纹等。木棉是黎族纺织的主要原料之一,黎族妇女普遍喜欢用木棉纹样做为织锦纹样,图案以木棉树为主,有根部、分枝,分枝下有钥匙纹(又称“任意花”),还有花和绿叶,以此象征根深叶茂,家庭美满幸福。花草纹流行于五指山地区一带服饰图案纹样,图案以长柱形花纹作族系标志,整体纹饰近似汉文的倒“巾”字形,上有野草和菱形连续纹样。寓意根深叶茂,家族人丁兴旺,繁衍生息。


  几何纹


  几何纹是利用直线、平行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的纹样,以抽象的图案表现在服饰上,反映出原始思维的某些特征。其内容丰富,色彩美观。


  生产用具纹


  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纹样主要有煮饭、玩球、纺织、农耕、扁担、禾叉等。这些纹样大多是黎族妇女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理解,凭借自己的艺术想象,加工创作出来的。


  自然界现象的纹


  自然界现象的纹样主要包括日月、星辰、雷电、水火等。黎族是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对自然的崇拜一直影响着织锦图案的发展。


  汉字符号纹


  汉字符号纹样有喜字、福字、禄字、寿字、万字等。黎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织锦图案因受汉文化的影响,有些图案逐渐采用汉字符号。这些汉文字体现在服饰上,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希望能够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制作工艺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东方、昌江地区黎族创造了扎染与织造相结合的织锦工艺。其经线多采用缬染法(即扎染),在一个扎线架上编好经线,然后用纱线在经线上扎结,染色后拆去纱线,即出现蓝地白花的图案,再织进彩色纬线。纺织、织造的工具仍然沿用古老的传统工具,如手搓去籽十字棍、木制手摇轧花机、脚踏纺纱机和织布机等。


  黎锦分为四大工艺:分别为纺、染、织与绣四项工艺都富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爱,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


  纺


  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黎族聚居区有极为丰富的木棉、野麻等纺织原料。在棉纺织品普及之前,野麻纺织品在黎族地区盛行。人们一般在雨季将采集的野麻外皮扒下,经过浸泡、漂洗等工艺,渍为麻匹。麻匹经染色后,用手搓成麻纱,或用纺轮捻线,然后织成布。野麻布质地坚实,多用于制作劳动时穿着的外衣和下裳。


  染


  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且来源极广。染色是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扎染的染色技术,古称绞缬染。先扎经后染线再织布,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织


  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黎族妇女用踞腰织机可以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其提花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绣


  黎族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其中以白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民族学概论》这样描述双面绣:"黎族中的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


  黎锦特点


  黎锦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等色相间,配制适宜,富有民族装饰风味,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图案。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中原无可比拟。


  黎锦的特点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


  艺术造诣


  黎族织锦艺术充分显现了黎族妇女的创造才能和艺术造诣。一件艺术珍品的完成,是黎族妇女的心血和结晶,也是黎族妇女智慧的集中表现。每织绣制作一套盛装,往往需要花费3~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每当民俗节日,或是参加婚礼盛会,姑娘们总是三五成群,汇集在一起,身穿着美丽的服饰,出现在人群之中,以获得人们审美的心理满足,这意味着向别人显示自己的织绣才华。其织绣技艺超群出众者,被人们称为“织绣能手”,从而赢得崇高的赞美和尊敬,还能得到青年男子向她投来的钦佩的目光和送来赞扬及求爱的歌声。


  清朝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青年“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意投合者,男女各渐进凑一对,即订配偶。其不合者,不敢强也。”每当一对相恋的情侣定情之时,姑娘总是把自己织出的一件认为最满意的花带或者手巾亲手送给“帕曼”(黎语:男青年),表示对爱情忠贞不渝。这珍贵的礼物,便是幸福美好的象征。作为黎族织锦艺术,它不仅反映了制作者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水平,更难得的是,它作为爱情的纽带,精神的寄托,反映了黎族姑娘对幸福有着无限向往和追求。


  面临失传


  目前黎族山区除少数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刺绣外,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习了,传承了多年的纺染织绣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近年来,*府通过商业运作来保护黎锦,向农村织女收购黎锦织品,当地织锦的妇女们开始有了兴趣,*府还开创黎锦技艺学习班,建立生产基地,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工作让黎锦的生存状况有了改善。

黎族藤编,是将藤晒干、修剪后进行加工的一种民间编织活动,以藤类植物茎杆的表皮和芯为原料的编织而成的海南工艺品和实用品。黎族藤编以红藤、白藤为主要材料精心编制雕琢而成,主要品种有提蓝、夜箩、藤椅花盆架、字画屏风等个藤制品种,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黎族地区有丰富的竹藤资源,山林中各种野藤丛生,竹子多,还有其它可供编织的原料。黎族群众善于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在农闲时节和日常劳作的间歇中,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分散制作。常见的藤竹制品有竹筛、竹篓、鱼篓、簸箕、篮、竹笠、箩筐、畚箕、谷围、斗笠、藤凳等生产和生活用品。黎族群众还用露蔸叶编织草席、草箩、斗笠、帽子、帘子及其它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石碌镇水富村林明忠等人长年生产藤织品,经常有人上门采购,销路好。


  历史由来


  唐代,广东儋州(今海南儋州)、琼州(今海口琼山)等地人们以野鹿藤编织成帘幕,有的还编有花卉、鱼虫、鸟禽等图案,工艺精细。开元至元丰年间(~),岭南等地向朝廷进贡皮藤、五色藤盘。


  清代初期,民间藤器作坊有了发展,织作藤器者增多。嘉庆十九年()后,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原藤进口广东,海南沙贝村渔民首先编织席、椅、褥垫等藤器,生产更加兴旺。


  黎族藤编特点

黎族藤编约有多个花色品种,主要有藤笪、藤席、藤织件、藤家具等4类,质地优良,经久耐用,大多采用原藤的浅*色,或加工、漂白为白色、象牙色,显得柔和典雅,有些则配以咖啡色、棕色等。


  

黎族陶器是用粘土作为原料、以露天低温(℃-℃)烧制、以手工泥条盘筑法制成器物,主要用于黎族的日常生活,其中有陶釜、陶罐、陶甑、陶碗、陶盆以及大型的蒸酒器等。传承至今,实在是一个奇迹,堪称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黎族陶器存在于史前的制陶史上,考古学家曾在三亚、陵水一带发现了带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有一万年历史,文献中也不乏相关记载,在东汉以后的史书中已开始记载黎族的祖先(俚人)在海南的活动情况,而且当时制陶术就早已传至海南岛。宋朝的《诸蕃志》卷下曾记黎族“以土为釜,瓠匏为器”,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亦记黎人:“缌绠绩木皮木布,陶土为釜。”


  久远历史的黎族制陶术,至今仍保留着露天烧陶的传统。


  黎族陶器的特点


  黎族陶器造型古朴、色彩单纯、孔隙度低、结构致密、光滑坚实。除了黎族自家使用外,如果作为纪念品,普通游客未必中意。


  在黎族,制陶是妇女的“专利”,制陶术也只能传给女性,黎族有着“女制陶男莫近”的习俗。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恰似古时的“男耕女织”,它充分考虑到男女双方的特性。

由于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瓷器、玻璃器、金属器、塑料器等替代陶器进入日常生活,黎族制陶逐渐萎缩,尤其是“文革”期间,几乎全部停产。现在懂得制陶的黎族艺人寥寥无几,制陶技艺濒临消亡。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至今已经多年,是最古老的不使用任何机械的泥条盘筑法。不用设窑,直接在度左右的柴火上烧成。自古以来制陶技艺只传女不传男。工具包括木杵、木臼、木拍、木刮、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制陶流程有挖陶土、晒陶土、粉碎陶土、筛陶土、和泥、制坯底、搓泥条、盘筑、修刮、干燥、架设烧陶柴架、烧陶、加固等12道以上的工序。


  年6月2日,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委会羊拜亮(女)被批准为黎族制陶技艺第一个代表性传承人。


  

黎族牛皮圆凳是黎族传统的生活用具。主要制作材料是藤条、牛皮和木片。制作流程是先把木片和藤条扎成圆凳形状的框架,用文火把藤条烤成古铜色,把湿牛皮覆盖在凳子的表面,晒干。牛皮凳除了作为日常生活的坐凳使用外,还可做娱乐时的乐器或祭祀时的祭鼓。

昌江黎族地区一直传承这项手工艺。昌江县委、县*府已经将牛皮凳制作工艺,作为对石碌镇水富村精准扶贫的介质,通过*府采购等方式促进村民增收。同时将牛皮圆凳当作旅游工艺品加以推广,既让民族技艺得到传承,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树皮衣是用树皮做成的衣服。海南黎族树皮衣由黎族先民用楮树等树皮经过繁琐的工序手工制成,用于遮羞、保暖,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七叉镇机构村符亚劳、符拜翁夫妇是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仅存一套树皮衣。树皮衣没货源,群众收藏的货源一般不出卖。年6月,保亭县聘请符亚劳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活动,现场表演编织树皮衣技艺。


  制作树皮布常用的树木是见血封喉树,又称*树,汁液剧*,常被古代人涂在箭头上用于猎杀。黎族先民大多生活在偏远封闭的山区,*虫蛇兽随处可见,见血封喉树做出来的衣服可具备一定的防虫作用,加上由树皮制成的衣服经久耐洗,柔软白净。这样,世界上最危险的树木就转化为最好的保卫身体的衣服。这种智慧相当于今天的人们用防弹衣或面具保护自己,但他们在几千年前便开始运用这种最朴素的生存哲学来保护自己。


  历史由来


  宋代《太平寰宇记》对“琼州”有这样的定义,“号曰生黎,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清代的《黎岐纪闻》记载的更为详细,“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用于以蔽体。”

树皮衣的历史非常悠久,相关文字记录,至少在年以前海南岛便出现了树皮衣。其应用包含了两个方向,一种是比较纯粹的树皮衣,即将树皮从树上剥下来,经敲打、浸泡、晒干等工序,简单缝制成可遮羞的树皮布;还有一种是取树皮里层,经过一整套制作树皮布的工序后,取其纤维纺成线,织衣服或被子。
  

几千年前,黎族先民从山上把见血封喉树或构树的树皮采剥回来,拍打去掉外皮,留下纤维层,用水浸泡,晒干后制作成织布原料,用这种树皮纤维作原料缝制成衣服、被子、帽子等原始服饰。如今,见血封喉树已作为濒危树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树皮衣是人类服饰从无纺布到有纺布发展过程的有力证据,在海南岛和黎族纺织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黎族服饰的发展一般经过了树皮衣到麻纺织到棉纺织的发展历程。 

工艺流程 


  黎族“缝树皮为衣”有七个步骤:扒树皮、修整、将树皮放在水中浸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成片状和缝制。人们利用加工好的树皮布剪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尽管这一技艺分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并不多,其中以锤打工具最为重要。石拍是制作树皮布的器具,也是树皮布文化的标志。


  第一步是扒树皮,根据制作衣服需要的长度切割树皮。早期的黎族先民常使用石拍来拍打树干,通过拍打拉松树皮与树干的结构。如此反复,直至剥下整张树皮,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掌握拍打轻重,为了避免树皮烂掉,只能细心、缓慢地让它整个脱落。当树皮松动后,用刀自上而下,拉出一道口子,取走树皮即可。古时候剥树皮通常在雨季进行,因为雨水让其有机会长出新芽,即使主干枯死,幼苗仍可以在五六年之后长成新树。


  将树皮压平,削掉疤节,进行二次拍打,使表皮与树皮纤维结构松动,这是拿到原材料之后要进行的步骤——修整。敲打过的树皮需要放在水中浸泡发酵,沤去杂质,使树胶溶于水中,只留下脱过胶的树皮纤维。这些步骤完成以后,还需要将其晒干,控去水分,进行第三次捶打,而且若树皮不平整,还需要去厚补薄,继续将其拍打成片状。这样,一块洁白的树皮布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根据所需要的样式进行缝制的过程。从树皮到衣服的转换到此完成。


  目前,这门见证无纺布到有纺布的技艺已名存实亡。

年,海南省*府公布“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其中“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以椰雕和贝雕较为有名,产品有牙签筒、台灯、奖杯、茶具、酒具、烟具,座屏、花瓶、挂屏等。石碌镇水富村群众善于用花梨木雕刻烟斗、烟嘴,但生产不多,一般作为礼品赠送朋友。


  


  *蜡石外文名:Yellowstone


  别名:*龙玉


  得名: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


  类型:矽化安山岩或砂岩


  主要成分:石英

硬度:6.5~7.5

*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也称*腊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相比起其他产区的*蜡石,海南出产的*蜡石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


  历史文化


  据说,古时的这种*蜡石生产极少,《金玉琑碎》说:“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蜡石同其他奇石不同,它不以“透、瘦、漏、皱”著称,而以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耀人眼目,同样具有任人想象的空间而受人钟爱。


  中华民族对色的概念是:宇宙的*、红、蓝三颜色“*”为首,天玄地*,*乃土地之色,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故*为中央正色,*为帝皇,*河之象征。*色是中华民族炎*子孙的共同符号。*色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颜色。*蜡极品冻蜡是继田*石后的新贵,好的冻蜡可与田*竞美。古代称田*石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蜡石(冻蜡)应封以石皇后。


  分布地区


  *蜡石分布地域很广,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与海南等地,海南主要分布在山区与河流之中,如南渡江、昌化江是海南十分著名*蜡石的产地。


  主要分类


  1、冻蜡。一般认为,冻蜡是蜡石中品位最高的,因此,各地蜡石玩友有动辄将手中蜡石以冻蜡称之的现象。冻蜡具备如下两个特质:一是具隐晶或微晶质地、二是有很好的透光性。冻蜡一般具有玻璃状或蜡状光泽,有些冻蜡的上述光泽要打磨抛光后才体现得出来。其透光好,品质的高,较易用肉眼判断它的纯净程度及所含不良包杂质。


  2、胶蜡。与冻蜡相比,胶蜡透光度较弱,一般以手电贴近照射可见数毫米光晕散开,但蜡质感往往更强,呈典型的蜡状光泽。有部份胶蜡是由一种叫“光玉髓”的矿物经酸性土壤渗染而成,其表面蜡*,而内里却呈红棕色或红*相间色,可能因矿物渗染或氧化转色致呈多色,半透明或不透明。


  3、晶蜡。晶蜡的晶体较粗,一般带有角锥状晶簇的蜡石称为“晶蜡”,也有把那些肉眼可看见结晶颗粒,结构不是那么均匀致密的蜡石(有些地方称之“石英蜡”)称为“晶蜡”或“结晶蜡”。


  特点


  一般情况下,受日照时间越长的*蜡石色泽越好。由于海南日照时间较长,因此海南*蜡石的色泽较之其他地区*蜡石更为鲜艳,质地非常润泽、光滑,深受藏石爱好者的青睐;此外,海南*蜡石受风蚀的影响不大,造型模糊,形状突出的并不多见。


  目前国内的*蜡石藏品市场而言,形状出色的*蜡石亦是十分罕见。对于*蜡石来说,颜色、质地以及形态是确定其价值最为重要的因素。从质地品位而言,*蜡石分冻蜡、晶蜡、粗蜡与胶蜡等若干等级,其最高品位是质冻色*。*蜡石之所以能成为名贵观赏石,其主“色相“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昌江的*蜡石在“色相”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南昌江县的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