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侬是老长宁吗三角场高墩墩湖丝栈西新
TUhjnbcbe - 2021/4/1 14:34:00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00102.html

侬是老长宁吗?

三角场、高墩墩、湖丝栈、西新街...

这几个老地名

可能就会问倒侬

三角场(2处)

01

大致范围在华阳路北端以东、万航渡(后)路以西的吴淞江南岸一带。地境北缘吴淞江边,明清两代设有曹家渡。清同治初年英美租界工部局越界辟筑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及其支路(今万航渡后路),两路于此交会,地形呈三角形,故称“三角场”。水陆交通方便,西通周家桥,南至法华镇,北达真如。光绪十八年(年)起曹家渡(区片)兴起,此处人口渐众,沿街民房栉比,市场繁荣,成为曹家渡的商业闹市地段。年工部局越界于三官堂(原万航渡后路号)以东辟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康脑脱路(今康定路)。20年代初英商复于东侧的曹家渡五角场辟设驶往虹口的10路公共汽车站线,从此商业闹市东移至曹家渡五角场一带,三角场市面逐渐衰落,至清末民初仅存零星小店。

02

泛指长宁路与万航渡路相交处一带。由于这里只通东、西、北3个方向,因此习称三角场。20世纪20年代,著名实业家无锡荣宗敬、荣德生在吴淞江(苏州河)南岸创办申新第一棉纺织厂,日商也在此开办了丰田纱厂,另白利南路(现长宁路)上出现了大德油厂,从此市面逐渐繁荣。设于瓦平房的小商店较为集中,有粮食、百货、棉布、油酱、南货、理发店等10多家。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口东侧一座石库门二层楼房内设有一家典当(解放医院分院);西侧的华勤坊旁还有申新剧场,剧场旁边有多家饮食店。抗日战争期间,沿街店铺稀少,房屋都是简陋的矮瓦平房。建国后,三角场附近老厂扩建,居民随之激增。80年代时,长宁路南侧已建有混合结构五层楼房4幢,其中2幢底层开设棉布、钟表、西药店,周围还有南货、百货、鞋帽、粮油、照相、饮食等商店20多家。三角场菜场沿万航渡路两侧,设有约30个摊位。现菜场设于万航渡路西侧,有上海花城、春天花园、虹桥馨苑等高层住宅区,面貌焕然一新。

高墩墩

泛指长宁支路弄、弄、弄,万航渡路弄。呈长方形。地境原为乡郊菜田。年间,江阴人胡阿福于高坡上首建瓦平房2间。抗日战争时期,闸北地区难民不断迁此,搭建芦棚简屋栖息,逐渐形成住房密集的居民聚落。因该处高出地面约1.5公尺,故俗称高墩墩,又名高墩子。

湖丝栈

大致范围东至万航渡路弄,西至万航渡路弄,南界万航渡路弄支弄,北沿吴淞江。呈长方形。原为蚕茧加工场及堆栈,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年)。因丝茧来自浙江湖州而得名。栈场大铁门在今万航渡路弄口,面向吴淞江(苏州河),江边有信昌码头,可装卸茧料和出厂茧丝成品。厂房设于栈场西北角,分拣、剥、抄、拉、纺五个车间,有机器台,工人名左右。栈内设有自来水厂及发电站等设施,并有工房间。后因外商大量倾销人造丝,真丝销路锐减,丝栈于年倒闭。抗战时期,外地难民大批迁至,周围搭建芦棚简屋,地境遂形成劳动人民的居住区。厂房曾先后作为达丰布厂仓库,常熟轮船公司堆栈、市五金交电公司仓库等。原工房宿舍保留至今的有万航渡路弄55支弄夹墙连壁二层楼房四排39间,及原栈地西北角的夹墙连壁平房六排60间,另40间已拆毁无存。

西新街

大致范围为东至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西达凯旋路,南邻安化路,北靠长宁路。包括长宁路弄、弄、弄。占地约15.33万平方米。原为荒地,垃圾成堆。年前后仅5户居民,靠耕种、养猪、拉车为生。年抗战开始,外区难民来此定居者日众,人口激增。住房最初以草棚为主,但未形成里弄,更无门牌,通讯时即以自己家中火表号码为准。年侵华日*在境内强拆民房,辟筑两条泥路:一条从凯旋路至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一条从长宁路至现上海气门嘴厂。路筑成后,地境称为西新街,意即兆丰公园以西新开辟的街市。1年4月发生大火,延烧2个多小时,上千户住房焚毁,灾情惨重。解放后,草棚陆续改建为砖木结构平房与二层楼房,少数为三层楼房。地处中山公园闹市,长宁路上商店林立。现今地貌已焕然一新,有凯欣豪园高层住宅、多媒体生活广场等。

小河南(2处)

01

包括华阳路弄、弄、弄及弄。境内民房早先多筑于清水浜支流之西南,故名。昔日此地遍植树苗,间杂菜畦,其中有老式砖瓦平房数间。抗战时期难民纷至,搭建棚舍或平房栖居。解放后.居民相继将旧房翻建成二、三层筒楼,共有大小住房多间,皆属私房,居民户左右。3年底,上海人民出版社征地建造多层新楼,旧房已悉数拆除。

02

大致范围东至遵义路,西至长宁路弄林家宅,南至天山三村,北至遵义路弄。地境早年大部为农田、坟地、河浜,只有一个自然村,名李家宅,居民约20多户。20世纪20年代,申新纱厂等在此建造工房.同时有船民及逃荒者在李漎泾两岸,特别是南岸搭建草房和简屋栖身,形成集居地,因在李漎泾之南,故称为小河南。年填设李漎泾建成遵义路弄。5年1月拆除李家宅旧屋,建成砖木结构三层工房l幢,混合结构六层工房5幢。其余住房大部分是居民自行翻建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少数是瓦平房。现地域变化较大,虹桥新城高层住宅区以及长宁区公共卫生中心等拔地而起。

牛桥浜

大致范围为东至番禺路,西近交通大学法华分部,南靠法华镇路,北接延安西路。占地约4万平方米。以浜得名。牛轿浜原为李漎泾支流,水流从香花桥东几米处入过衙门桥,沿法华寺向北至花旗总会(今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后门,折西流至侯家弄基督教怀本堂;折东流至侯家宅,向南流归李漎泾,向北达吴充泾。河北是大片稻田,兼种棉花蔬菜,往东有石板桥、化人滩,后面为芦苇塘,满目荒芜。20世纪20年代,牛桥(在法华寺东北,跨牛桥浜)东面有南通牧场,有绍兴人开设的染坊、硝皮作、小杂货店,居民仅10多户,共数十人。抗日战争开始后,因牛桥浜三面越界筑路,另一面为沪杭铁路,有英*防守,被认作安全地带,闸北、南市、虹口等区贫民相率到此避难,搭建草棚、木板房,他们或靠拾荒、拉车,做小买卖过活,或做染坊、硝皮、孵豆芽等生意。人口不断增加。年牛桥浜填没辟为道路,初为煤屑路,后改为石子路,再改为柏油路。番禺路弄横贯东西,是境内主要通道。各支弄居民密集,先后自建平房余幢,楼房余幢及少数油毛毡房屋,年又改建了4幢简易工房。设置有菜场,居民生活称便。

诸安浜

大致范围为东临镇宁路,西近安西路,南近延安西路,北近愚园路。为一狭长地带。原为诸安浜之河流,故名。诸安浜西起李漎泾,经三泾桥(在三泾庙东),过万方桥(俗称板风桥,在潘家厍西),沿堰桥(在沈家宅东),古安桥(俗称圣堂桥),越忆定盘路(今江苏路),过唐家桥(在唐家弄)、余庆桥(在汪家弄),东至涌泉浜(又称永源浜)入西芦浦。浜宽二丈余,深三、四尺,可通舟楫。两岸原皆菜地荒丘,元末明初,曾有祖籍浦东之卸任县令盛氏昆仲迁此,于东段建筑三进四厢五开问之老式瓦平房3座。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忆定盘路(今江苏路),诸安浜被截为东西两段,从此分别称东诸安浜(简称东浜)与西诸安浜(简称西浜)。年相继淤塞,遂成死水。有程某于东浜沿岸建造民房出租,居民渐众。年抗战爆发,战区难民至此搭建芦棚简舍栖息,亦有商人置地建造平房简屋出租或开设小厂作坊营利。年问居民集资填东浜筑路,东起镇宁路西迄江苏路,全长米。三元村、永乐村、长春里、爱文里、长兴里等小里坊相继出现,形成人口稠密之居民聚落。建国后,棚户陋房陆续翻建为砖瓦水泥的简易楼房,居住条件有所改善。3年东诸安浜路翻筑成沥青路面,后又建造新工房多幢。境内有诸安浜菜场等单位。

前浜

大致范围东起江苏路,西至安西路,南沿利西路,北达西诸安浜。原系西诸安浜的一条支流,沿岸居民稀少,为数不多的古老瓦房错落其间。周围农田均靠浜水灌溉。抗战期间难民大批涌来,搭建茅棚简舍栖息。由于地段偏僻,地价低廉,商贾相继来此建房设厂,渐成住房栉比,人烟稠密地区。东侧江苏路上新式里弄月村,建有三层楼西式住房22幢;境南有二层楼小花园洋房1幢;境北也陆续兴建三德坊、六合村、华德坊、厚禄里等小型旧里9条,住房大都为老式瓦平房及木板房。建国后,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棚户板房已先后翻建为瓦平房或矮楼房。

后浜

大致范围在东至江苏路,西至安西路,南至西诸安浜路,北达愚园路这一带。后浜原系西诸安浜北傍的一条支流,后逐渐淤积成陆,浜基皆成通道,年辟为宣化路。20世纪30年代,两侧居民住宅密集。境南的小月村建有西式三层楼房4幢,村景楼有独立花园大洋房2幢。境北靠江苏路一带之小型里坊以平房简屋为主,至今原貌犹存,其中吉样里、协鑫里、顺福里共简屋19间,福康里有老式瓦平房20间,诸安坊有瓦平房、二层的板房、矮楼房及砖瓦楼房等14间,南通村有街面房、平房和简易楼房共5间。愚园路南侧段内的东华坊有中式三层楼房12幢及街面楼房5幢,安息会宿舍为独立式假三层花园洋房6幢。诸安浜菜场设于境内。

渔行湾

大致范围东起北翟路号,西至原东陶浜(剑河路以西),南至原季家池(池塘),北面向吴淞江湾道。旧系农田,吴淞江河湾处是青浦、昆山等地开来的柴船停泊之所,岸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通道与岸边小路常有柴禾交易,行人较多。年,业主来此购地一亩,造二层楼房3栋,开设姚仁泰鱼行(底层1间,供人开设茶馆)。内有长方形鱼池1口,面积平方米,深约2米。屋后有一口深达10米的水井(北翟路号后面,现不存),供鱼池换水之用。年又有人在其东首租地造二层楼2幢,开设同顺泰鱼行。这两家鱼行的鱼鲜是由小火轮从昆山、青浦、嘉兴、湖州等地运来,入池放养,供附近居民、船民及鱼贩们采购,或转运至市区销售。该地因在陶浜入吴淞江处,故名陶浜湾。据传后姚仁泰鱼行老板某日在茶馆饮茶时,流露自傲之情,说此间应叫“渔行湾”,此名遂沿用至今。年“八·一三”抗战爆发,这两家鱼行均遭日机轰炸,房屋尽毁。后该地大都已搭建竹木结构的低矮平房。现境内主体为剑河家苑住宅区,沿吴淞江有风铃绿地。

曹家渡

长宁、普陀、静安三区在此接壤,是沪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之一。大致范围东起忻康里,西至江苏北路,南沿万航渡路及长宁路两侧,北临吴淞江(苏州河)。其中北曹家宅、三角场以及曹家渡五角场偏西的大部分地段在本区境内。明永乐年间,举人曹守常一族由临安(今浙江杭州)迁至上海范溪(今北曹家宅处)经营盐业。隆庆、万历年间,吴淞江经疏通后,航运日兴,曹氏后裔曹旸于南岸三官堂与北岸长生庵之间设置义渡,曹家渡由此而得名。清同治初年,英美租界工部局沿江南岸越界筑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和极司非而支路(今万航渡后路),两路在此交会成三角地带,故习称三角场。由此可西通周家桥,南至法华镇,北达真如,水陆交通便利。农民与商贩自四乡载运柴米蔬菜群集三角场江边一带,杂粮、柴炭、地货等趸批行业也应时而兴。光绪十八年(年)后,客商来此购地经营榨油作坊,中外商贾相继于附近创办缫丝、棉纱、织布、面粉、皮革、电灯等厂。沿岸兴建了振泰、达丰、信昌、卞恒记等货运码头。沿街店铺栉比,酒楼饭馆、茶肆书场众多,市廛连绵约里许,形成了早期的曹家渡商市。20世纪初,公共租界工部局又越界于极司非而路中段两侧辟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和劳勃生路(今长寿路),道路在此相交呈辐射状,中心为占地三亩许的椭圆形草坪。其后,街心及马路两侧陆续兴建房屋,开设商店,这一带遂习称五角场。至奉世纪20年代初,英商于曹家渡五角场西侧(今长宁路口)辟设通往虹口的10路公共汽车站线,三角场商业闹市逐渐东移至曹家渡五角场地带。至抗日战争前夕,已有银楼首饰,南货药材,槽坊酱园,米店木行等商店数十家。年抗日战争爆发,淞沪战区和滨海农村难民不断迁移至此,板房简屋成片而起,形成豆方杂居的棚户寨落多处。上海沦陷以后,烟馆、*场到处出现,押当店和黑市交易畸形发展;汉奸特务与她痞流氓,敲诈勒索,作恶多端,杀人越货时有所闻,曹家渡沦为闻名沪西的“歹土”。年抗战胜利以后,由于国民*发动内战造成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加以美国剩余物资的大量倾销,曹家渡五角场商业陷入了萧条之中。解放后,污泥浊水一扫而尽,五角场商业阚点经截、并、改、迁的合理调整,某些旧行业已归于淘汰,间时添设了一些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和具有特色的网点。现棉布百货、五金交电、服装鞋帽、陶瓷土产、文化用品。烟糖果品、照相洗染、理发冰浴以及书籍报刊等行业设置齐全,以经营大众化商品为传统特色的大小商店星罗棋布,达百余家。市容朴实无华,店铺多为二层简搂,也有鞭油、杂货、药材等店开设于街沿石库门内。金沙江百货商场设于万航渡路与长宁支路交会处的旧式弄堂之中,西侧的沪西中药店,前身为附近闻名的老店福蔼堂国药号。饮食店分布较广,其中车帮状元楼和锡帮新兴馆酒楼两家老店,市招沿用至今。文娱场所有华光剧场,坐落于万航渡路南侧(康定路口),长寿路口有沪西电影院,其前身即外商经营的奥飞姆影院。此外,有曹家渡副食品商店(原名长寿支路菜场)和长宁支路菜场,前者以规格整齐、货源充沛著称,后者以农贸集市及夜宵摊档纷陈而远近驰名。

曹家堰

大致范围为东至南汪家弄(延安西路弄),西至江苏路,南至华山路,北至延安西路清光绪年间已成村落,当时十数户村民皆系曹姓。朱家浜自西流经村东的乐家桥处与曹巷浜汇合,趣南绕村而过。村舍三边环水,与周围农田相隔,每逢暴雨浜流泛滥,村民乃筑坝防涝。村落三边堤堰环绕,故名曹家堰。尔后外姓居民不断迁入,人口日增。年,闸北、虹口、南市及外地难民纷避至此,搭建茅棚简舍栖息,作坊、小厂和茶馆小店随之出现,房地产商亦相继于此建造住房。在今曹家堰路东侧有美华里,黎明工房、华安坊与太平村等大小弄堂7条,建有瓦平房78闻,二、三层楼房约20幢,西侧有金荣新村、永德里、大陆花园、翠庐、安和村等里坊16条,建有瓦平房,木板房约50间,二层楼房72幢,三层楼房35幢,老式石库门楼房4幢。境内过道,小弄纵横,棚舍紧挨,房檐相接,工厂与民房错杂,人烟密集。仅南沿华山路上3条新式里弄是高级花园洋房住宅区,为外侨与富商巨贾寓居。解放后地境变化显著。小厂、作坊归口合并或外迁,旧厂房改建为住房。私房居民陆续将棚房简屋翻建成瓦房或楼房,兴仁里危房陋舍拆除后兴建六层工房4幢,居住条件不断有所改善。年填没境内中段臭水浜铺筑石片路,命名曹家堰路,1年改为沥青路面,当时有皮革、橡胶、金属制品、制药、印刷、针织及手帕等厂10余家,长宁网球场、延一小学、华山路幼儿园及江华托儿所均位于此。现在的曹家堰已不再是满目简屋、棚户、板房、作坊、小工厂和小里弄的旧貌,曹家堰路路面整洁宽阔,路东有佳都大厦、裕丰国际大厦、环保大楼、嘉里华庭一期等,路西有友邦保险大厦、嘉里华庭二期等,江苏路上还有江华机电大楼和酒店式公寓华山花园,与华山路的花园洋房群,形成了上海的又一个高级居住区。

程家桥

大致范围东至原濮家桥,西至虹井路,南至原沪杭铁路徐虹支线,北至王满泗桥。地境原系市郊农村。中部有新泾港、程家桥及程家桥村,东有野奴泾。1年公共租界越界辟筑虹桥路后,外人在新泾港西侧开辟高尔夫球场,在新泾港之东虹桥路两侧建造多处花园别墅,树木掩映,浓荫蔽日,有风景区之称。抗战前程家桥东堍仅有南货店、饭店、茶馆、烟杂等几家小店。年抗战爆发后,地境北面的王满泗桥镇被日寇烧毁,镇上百货、油酱、药材、肉店等店铺纷纷迁此开设,程家桥遂成市集。上海沦陷时期,日寇进行封锁和“清乡”,市区粮食奇缺,小贩从松江、青浦等产米区贩米来此设摊销售,形成米市。解放前夕遭国民**队破坏,市房损毁殆尽,沿路仅存钢筋水泥结构三层楼房和花园洋房各1幢。建国后陆续重建市房,多数为老式平、楼房。年辟建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前身)后,这一带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以后虹桥路上兴建了许多新建筑,有市农业展览,程桥饭店,上海县医药公司批发部以及银行、五金交电商店等,市面日趋繁荣。哈密路上有新泾供销社、邮局、哈密路小学等单位。80年代程桥一村、程桥宾馆已经建成,虹桥路已经拓宽。年4月,轨交10号线通过此处并设有上海动物园站。

马路桥

大致范围在江苏路街道东北角,万航渡路镇宁路口一带,东邻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境内钱家巷(今镇宁路弄)东北角的陆家浜南岸原有一座石板桥,习称马路桥,因而得名。住房皆建于20世纪30年代,80年代时,镇宁路东侧有日本式假三层花园洋房1幢(属静安区),路口有简陋的木板房数间;西侧有混合结构两层连壁简楼4幢15间;万航渡路南沿街面有二层板楼5间,境内环境冷落,工商企业仅有大明理发店及上海纺织染料技贸中心(前身为沪西国民帆布厂)。现地域变化较大,多为高档高层建筑。

凯桥

泛指轨交3、4号线(原沪杭铁路)以东,延安西路9弄以西,武夷路以南,延安西路以北地区。年前,原凯旋路弄口李漎泾上有一座南北向的木板桥,长5米,宽约4米。桥东西两侧仅10多户居民。周围为一片农田,坟山野草,满目荒凉,另有公平、扬州、中西、江淮4个会馆(殡舍),寄放棺柩及寿材。抗战开始,闸北、南市等地居民纷纷到此避难,搭建棚屋,人口日增,形成较大居民点,习称凯桥。年填平李漎泾,辟筑马路,桥废。桥址南部修建了大型给水站,环境大见改善。境内住房以砖木结构小楼房和瓦平房为主。随旧改后境内已建成大型公共绿地——凯桥绿地,现以境内刘海粟美术馆,改称海粟绿地。

周家桥

泛指吴淞江以南,玉屏南路以北,中山西路以西,古北路以东地区。因境内有周家桥而得名。周家桥原是李漎泾支流上的一座小木桥(原址在长宁路弄和弄交接处)。由周姓出资建造,故名。光绪二十二年(年)曾募资重修。本世纪初,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辟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后,此处水陆运输方便,地价又较低廉,中外商人便在吴淞江南岸,白利南路北侧投资建厂,如荣氏的申新纱厂、张氏的大德油厂等。工人就近安家,工厂附近出现大批棚户简屋,其中有民生坊、华勤坊、小河南、申新里等,逐渐形成劳动人民集居地。以后商贩云集,周家桥周围遂成市廛。年,周家桥由民生纱厂倡议集资改建为水泥桥。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为孤岛后,周家桥地区成了买卖粮食的市场,商业畸形发展,名噪一时。解放后,境内工商业发展迅速,上棉二十一厂(前身和主体基地为申新一厂和八厂)、第一纺织机械厂等老厂已发展为大中型企业。商业网点集中在三角场、玉屏南路等地,有百货、绸布、粮油、食品、中西药、饮食和旅馆等商店和服务性行业。年填浜筑路,周家桥被拆除。原有棚户简屋大部分已由居民自行翻建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少数翻建为三层楼。80年代以来,长宁路南北两侧已建成五至六层工房多幢,遵义路至中山西路有六层工房10多幢。进入90年代,周家桥地区市容面貌飞速更新,往日破旧的简屋全部拆除,以长宁路为轴线,南北两侧均建成漂亮的居住区和楼宇。

香花桥

大致范围为东至交通大学法华分部附近,西至定西路,南至新华路,北至法华镇路。以香花轿得名。香花桥原为跨越李漎泾(法华浜)的一座南北向大石轿,位于北宋创建的法华禅寺山门前,今法华镇路号附近。地境本多沟浜农田。居民面李漎泾而居,住房以平房简屋为主。20世纪20年代公共租界当局越界筑安和寺路(现新华路)后,渐成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建国后市*建设发展迅速,年填没李漎泾,香花桥被拆去,法华镇路被拓宽,路旁建成绿化带。同年又辟筑了南北向的定西路和香花桥路。年开始,新华路中段兴建五至六层工房数十幢,气象一新。进入80年代以来,法华镇路中段分批改造旧房,新楼房拔地而起。现境内沿新华路一带商店林立,行业齐全,其中16开间门面的香花商场,经营日用百货数千种,附近居民生活称便。南沿新华路为市区通往虹桥机场的要道,沿路花团锦簇,街树成荫,景现优美。

三泾南、北宅

大致范围为东靠轨交3、4号线(原沪杭铁路),西至长宁来福士广场及国际体操中心,南到天山公园,北临长宁路。抗战前境内大部分是荒地,只种少量农作物。有一座三泾庙,庙前李漎泾(俗称法华浜)横贯东西,庙西即三泾宅,当时居民仅10多户,庙南居民有20多户,此外是荒地、坟地,小河浜等。以李漎泾为界,分别称为三泾南宅和三泾北宅,统称三泾南、北宅。抗日战争爆发后,前来避难谋生的难民沿李纵泾南岸搭建棚屋栖身。抗战胜利后,沪杭铁路东倒居民迁此租地造屋,开设手工作坊。也有工厂来此租地或购地建造简易工人宿舍的,人口日增。而李漎泾由于无人疏浚,成为臭水浜。解放后,境内设立了给水站。年填没李漎泾,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后来筑成沥青路,连小弄也铺了水泥路面。80年代起,三泾北宅有新建混合结构六层楼房3幢。靠原铁路口建有混合结构五层楼房2幢,武夷路中山西路口有高17层的武夷大楼1幢,其他都是砖木结构住房,其中居民自行翻建的简易楼房占大部分,夹杂着一部分瓦平房,有些支弄内房屋密集,通道狭窄。现地境面貌一新,成为多高层住宅相间的宜居之所。

庙后头

大致范围是东至侯家弄法华镇路第三小学,西达种德桥路,南至法华镇路,北至延安西路少年儿童出版社。因地处韦天庙后(北),故名。抗日战争前有居民13户,住房有老式墙门,东墙门为王家,西墙门为沈家,种德桥路21弄口为赵家,周围均为农田,面积约30亩。地境东部全属荒地,垃圾堆积,脏水横流,中华制药厂曾在此搭木板房存放棺木。其北大中里后面有河浜,蜿蜒曲折直通法华镇北园。抗战开始,闸北、南市、虹口等地贫民相率避难到此,搭建草棚,人口骤增。80年代,境内有简易工房2幢,平房19埭,楼房28幢,矮楼房12间,房屋为砖木结构。现境内为以新型多、高层住宅为主,旧迹难觅。

春光坊

大致范围在东临华山路,西接幸福路,南至云阳路,北近平武路。包括华山路弄、幸福路22弄、26弄、70弄、80弄、90弄等里弄一带。年当地郁家为通往敦惠路(今幸福路)上的郁氏山庄铺筑了一条煤渣路,名春光路,以光裕堂,春辉堂首字命名。路旁杂草丛生,有10多户住在破漏棚屋中的贫民开荒种地。郁氏山庄为郁氏祖先神主及坟墓所在,构筑精致,花木繁秀。庄外一片荒凉,有沟浜,南注法华浜,北通平武村。年左右先后建起了殡仪馆、寄柩所,开设了小作坊。抗战开始,避难来此者日多,工商业者在此开办纱厂、布厂、玻璃厂及铁工厂等,逐步形成现代市区,习称春光坊。新中国成立后,地境气象与日俱新,沟浜填没,敦惠路经拓宽后铺筑了柏油路面。数十家小工厂、小作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及归口合并,形成了长宁轴承厂、中国链条厂、弹性元件厂、特种灯泡厂等近10家较大工厂。年大批家庭妇女走上劳动岗位,陆续办起了缝纫等生产加工组,里弄食堂、托儿所、图书馆、服务站。民办春光图书馆藏书2万册,拥有读者0余人,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文化单位。现地境旧区改造后已建成华山绿地。

苏家角

大致范围为东邻中山公园,西至凯旋路,南临长宁路,北靠万航渡路。主要包括长宁路弄、弄、弄等地。百余年前有苏姓乘船抵此定居,种田织布,繁衍生息。年前后外姓相率来此,围以竹篱,建造房屋,人口日增。年一批南京人来此定居,开设硝皮作坊、豆廊作坊等,环境受污染,饮水也发生问题,生活极为不便。解放后面貌日新,年装上自来水,填平臭水浜,植树绿化。80年代以来,沿凯旋路建造了五层楼房6幢,改善了居住条件。

何家角

大致范围是东靠轨交3、4号线(原沪杭铁路),西临中山西路,南至中华新村,北邻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原是一片荒地,相传明末何子升在此卜居,何系宋代枢密学士何中立十七世孙,字少泉,官至鸿胪寺正卿(掌管皇帝太庙),职贵官显,声望极高。住处遂称何家角。至清代何氏子孙衰微,杨家继起,年建杨家祠堂,翌年建杨村小学(1年改为何家角小学)。年现安顺路北杨宅路东建有杨秋生树园,占地30亩;南边建有南杨家宅(又称南新屋)。年杨姓集资辟筑杨宅路穿过何家角,南迄虹桥路,故人称“何家的地名,杨家的路名”。另有陆、陈、沈、滕、刘等姓相继迁来,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已有余户人家。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家祠堂等房屋大部焚于战火。境内原有东上澳塘、菖蒲泾、长漏沟、新淘浜等沟浜,有大石桥(跨东上澳塘)、天家石桥(在杨宅路上,跨菖蒲泾),还有小桥、池塘等。西部和南部为大片农田。解放后填浜建房筑路,居民增至近0户。建筑主要为老式平房和二、三层楼房。0年起,由华纺(现东华大学)、市粮食局、市轻工业局等单位在安顺路和长顺路两侧及中山西路一带,结合老屋改造,兴建了以六层楼为主的条状和点状新工房44幢,文教、卫生、商业配套设施齐全,成为新型住宅区之一。

姚家角

大致范围在东至安西路,西至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至宣化路,北临愚园路。地境原为农田菜地,由于姚姓聚居,自成村落,故名。清代末年村民仅30户,住老式平房,靠耕种为生。抗战开始,外地人避难来此,建屋定居,人口日增,成为众姓杂居的居民点。年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向中国人开放,游园观赏者远近毕至,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店纷纷开设,愚园路长宁路一带商业开始兴盛。姚家角因邻近公园,新式里弄房屋陆续兴建,年建云村、梅村、兆丰村,—年建和村、公园别墅、中山新村等,与老居民点浜西、洪桥头、三埭头、后宅等地的本地房屋连成一片,扩展为人口稠密的居民区。6年,定西路穿越境内,延伸至愚园路。当时,境内沿愚园路有花园村饭店、长宁百货商店、愚园食品商店、长春绸布店、上海人民电器厂等单位。现沿愚园路里弄房屋依旧,沿定西路多为高层商务楼宇。

徐家角

大致范围为东至中山西路,西至遵义路,南至天山路,北至玉屏南路北侧。因徐姓最早居于此地,且有一人在清朝为官,故名徐家角。后逐渐荒芜。民国初年,几户徐姓农民由高家巷迁来,开荒种地,建造矮平房六、七间。此后陆续有人迁来,至解放前夕共有农民70余户,以徐姓居多,种植小麦,蔬菜,豆类等。解放后居民日增,为便予管理,年称天山路一侧为天山路徐家角,中山西路一侧称中山西路徐家角。年至4年间先后3次动迁居民,建造三至六层工房约余幢。当时有上海工农内燃机配件厂,启新锅炉厂,上海探矿机械厂车间、沪西供电所、上海色织十四厂、市劳动局第三技工学校,玉屏中学,中山西路小学、遵义食品店、遵义饮食店、区第31粮油商店等单位。

钱家巷

泛指镇宁路弄一带,跨长宁区和静安区。大致范围为东起万航渡路弄,西至武定西路弄西侧,南沿镇宁路弄,北迄万航渡路。早在明代末叶,马姓已世居于此。20世纪20年代前后,地境系农田与坟地,地旷人稀。村民马姓居多,王、朱两姓次之,但无一户姓钱。“钱家巷”名称由来已久无从考证。抗日战争期间,战区难民及小厂作坊业主纷纷来此安家,逐渐形成小厂与住房毗连的居民区,包括博爱新村、乐村、新光村、同安村、谷村等新旧里坊。解放后,简陋住房不断翻修扩建,沿弄至镇宁路口西段,新型多层住宅近年相继崛起。弄东北侧一带,原有马、王两姓旧式平瓦三进四厢的老宅基多处。该弄东南侧的大片危房陋屋于4年春开始拆迁,建成新型六层住宅楼多幢。佛教福缘禅寺原址也在境内,现已迁淞虹路建成新庙。

高家巷

大致范围是东至娄山关路,西接古北路古北一村,南起天山四村娄山关路弄,北邻玉屏南路杨家宅一带。清乾嘉年间,这里是荒地,坟地及沟浜。后由浦东高桥迁来高姓家族六十多户定居,故名高家巷。后有姚、李、王等姓迁入,到年增至多户人家。住宅以瓦平房居多,分为高家巷前宅、中宅、后宅。前宅在现娄山关路弄l—43号,中宅在今玉屏南路弄l一84号,后宅在玉屏南路—号。年填浜筑玉屏南路。年建造砖木结构三层工房6幢,2年建五层工房12幢,但旧式平房尚占多数,后陆续改造成为以多层楼房为主的居住区。

陈家巷

大致范围为东临兴国路,西接华山路,南邻淮海中路,北界泰安路。占地约6万平方米。原属荒地,有前浜(今华山路弄)、后浜(今淮海中路6弄)等沟浜流经境内。太平天国时有陈姓兄弟四人从诸翟迁此,致力耕作,以后安家落户,子孙繁衍。后又有徐、沈、王、卢、李、张六姓迁入居住。年法租界扩展至徐家汇后,于此构筑兵营,令安南人从事垦殖。年国华银行在现淮海中路兴建淮海别墅,德士古洋行于现泰安路构筑花园洋房。年有营造厂在现华山路弄建蕊村,驰名一时的联华电影公司和长城电影公司在近淮海路口设工场拍摄电影,从此此处逐渐成为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解放后,原有简陋棚屋如华山路弄、弄及弄内的新民村等,已由居民改建为砖木结构房屋。境内还有登云公寓、兴国路小学、华山儿童公园。

沈更

大致范围为东起中山西路,西至遵义路,南始紫云路,北迄天山路。明代末年有陈姓居此,名陈家巷。后陆续有姚、沈等姓迁居于此,共30多户。境内有一条较大的河浜,一个占地约半亩的坟场,名张家坟头,其余均为耕地,种植小麦、棉花、*豆、蔬菜等。农舍为砖木结构平房。据传年编户口时,将“陈家巷”误写为“沈更”。从此以误传误。以后居民不断增加。80年代中,除40户旧式农舍外,其余房屋已陆续拆除,建成五层工房49幢。现工房也已拆除,已建成天山搜侯广场。

北汪家弄

大致范围东靠镇宁路,南沿延安西路,北至东诸安浜路。清末民初,地境原为汪姓族人聚居村落中的一条南北通道,南口为长浜(又称柴兴浜),北端沿诸安浜,道旁仅有老式砖瓦平房10多闻(原弄1支弄2号处)。年,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浜筑长浜路(今延安西路),因地处路北,故名北汪家弄。由于交通方便.贫民陆续于此搭筑简屋定居。抗日战争时期人口骤增,该弄从过道逐渐扩展为包括多条横向支弄的大弄堂。东侧有余厚里等大小支弄6条,建有二、三层砖木结构楼房42幢,老式石库门两层楼房19幢,混合结构两层楼房8幢,还有7间两层楼房1幢,西侧有中兴村等支弄3条,建有两层简楼43幢,砖术结构楼房24幢。全弄住房共计幢,总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建国后,境内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弄口西侧有粮食、食品、饮食等商店,弄底设有上海通用电器六厂、北汪招待所。现总弄道仍是沟通东请安浜路与延安西路的捷径,沿延安西路东端有高级住宅申亚瑞庭、万宝国际商务广场,中、西段有高级住宅区华敏世纪广场等,沿东诸安浜路除80年代末建设的多层工房北汪小区外,还新建了金桥花园、维京酒店公寓等高层建筑。

南汪家弄

大致范围为东至镇宁路,西至曹家堰路95弄,南至华山路,北至延安西路。鸦片战争前后。地境已有村落,曹巷浜沿长浜(又称柴兴浜)南口至汪家弄前折北,经余庆桥合诸安浜出西芦浦。光绪三十二年(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忆定盘路(今江苏路)。宣统二年(年),租界当局又填长浜筑长浜路(今延安西路东段),此后遂以路为界,南侧称南汪家弄,北侧称北汪家弄。昔日村路北首有本桥称东桥头,便于南北过往,西端另有桥称木桥头,桥堍过道称大弄道,弄道两端可通海格路(今华山路)与长浜路(今延安西路)。长浜路南面的朱家厍位于境内。年抗战爆发,难民相继迁避至此,搭建茅棚简舍栖居,商贾投资置地兴建里坊住房。总弄南段自年至年间,先后建有华德坊、兴隆里等大小里坊8条,皆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木板房或砖瓦平房;总弄北段自年至年间建有荣鑫里、桃源村等小里坊五处,以矮楼及平房棚屋居多。弄内小厂、作坊与住宅错杂,形成人烟稠密的劳动人民聚居地。解放后,棚户陋舍陆续改建成瓦平房或砖木楼房,又建造了三层工房多幢,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小厂作坊相继归口合并,环境日趋整洁。镇宁路段内有七海第一水泵厂,华山路段有石油工业部华东供应办事处,延安西路段有市*工程管理所,国家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局以及市公用事业职工疗养所,市教育学院理科部和延安中学等单位。现境内多为高级高层住宅区,包括有东方剑桥御庭院、东方雅苑、丁香公寓、总统公寓等。

唐家弄

位于江苏路街道东部,东诸安浜路弄。境地数百年前已有村落,因唐氏世代居息于此。故名。当时诸安浜可以通航,上面的一座大石桥名“唐家桥”。抗战时期外地难民来此陆续搭筑棚户简屋,并有小厂与作坊夹杂其问,逐渐形成错落不齐的小里小坊10余条,其中东兴里、德润里、松柏坊、张家宅等,今皆已编作支弄。张家宅与丁姓里内均系工场小作坊,原无居民,解放后厂房归并上海围巾五厂,里名也已湮没。近年来棚房陋屋已相继翻建为砖瓦平房及简易楼房,今仅存构筑牢固的木梁瓦面老式大房8幢,约建于年间。弄内人来车往颇为频繁,其北部出口处为诸安浜菜场,西端通江苏路闹市,居民生活称便。

朱家厍

大致范围是东靠镇宁路,西至曹家堰路,南临华山路,北至延安西路。是本区较古老的居民聚落之一。地境原为农田,西芦浦北段支流蜿蜒南流至此,村舍三面环水。相传明代监察御史朱瑄卜居于此,后裔世代相传,村内到处是朱姓的老宅基,故名朱家厍。村南建有静心庵,为朱姓族人家庵。鸦片战争后,英美租界工部局越界筑徐家汇路(今华山路),填浜戴流,河道淤塞,农田荒废。年战区难民不断涌至,于荒地上搭建茅棚简舍栖身,地产商人也在此置地建房租顶谋利。弄内房舍密集,支弄纵横交错,有良友新村、陈兴里、合兴里、鑫业村、华蔼坊、柳新村等小型里坊多条,形成人烟稠密的劳动人民居住区。解放后,危房陋舍先后翻建为砖木结构的瓦平房或二层简楼。至80年代,历时百年以上的朱姓房宅尚有七八幢留存至今。现今该区域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环境优雅。

潘家厍

大致范围为东至安西路(包括石家宅),西至凯旋路,南至武夷路,北达安化路。因清代有潘姓居此,故名。但后嗣不继,至民初此处仅有王、张、唐三姓。至20世纪20年代初周围仍是一片农田,兼多荒地坟山,居民仅三、四十户,均属本地人,务农为生。水黑发臭的曹洪浜将潘家厍分成浜南、浜北两部分,浜南称前浜,浜北称后浜。抗日战争时期居民增至数百户,住房系旧式瓦平房及棚屋,并有织布厂、针厂等10余家小厂及日商开设的*服厂。解放前夕,居民增至千户左右,但各里弄小道仍是煤屑路,交通亦不便利,学校仅私立小学1所(后为愚园路第四小学)。解放后多数简陋住房先后翻建为砖木结构平房及二层楼房,并新建五至六层工房6幢。年填曹洪浜筑安化路,又在原潘东与潘西两居委会交界处辟筑定西路,面貌日新。80年代境内有上海第十一织布厂、上海螺帽五厂、上海第四羊毛衫厂、上海橡胶制品二厂、上海日用化工研究所及武夷路第一小学等单位。现境内多为六至七层住宅小区,环境整洁而幽静。

北曹家宅

大致范围为东、南两侧沿长宁路,西邻江苏北路,北接长宁支路。是沪西地区较早形成的居民聚落之一。明代永乐年问,举人曹守常一族由临安(今浙江杭州)迁此,建造二层院宅两处(今长宁路弄内93号及号)定居,在吴淞江北岸亦筑有房宅多处。曹家经营盐业,拥有大片耕地,其范围东南至今万航渡路弄,西南端至今长宁路弄。晨昏升旗为号,召集雇农吃饭歇息。钟鸣鼎食,颇具声望。尔后,曹氏后裔于吴淞江南北岸沿的三官堂与长生庵处设置待渡亭,方便行旅过渡(即“曹家渡”)。清雍正、乾隆年间,曹氏后裔曾出仕县令,故宅主梁上雕有冠翅一对,令仍留存。同治二年(年),江苏巡抚李鸿章檄署按察使刘郇膏来此督浚吴淞江(曹家渡至野鸡墩)淤浅事宜,竣工时赠送曹家“百节松龄”匾额一方(现不存)。光绪廿七年(1年),公共租界当局越界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因宅地位于路北,习称北曹家宅。境内房屋以砖木结构老式横梁瓦平房及经过翻建的混合结构二层简楼居多,弄道迂回曲折,瓦檐栉比。80年代时,曹氏故居年久失修,屋脊业已倾斜,房舍破陋,但其后裔仍居此。现境内经过旧区改造,早已面貌一新,长宁支路也已改道,不再通往曹家渡闹市中心。

卢薛宅

大致范围在东至江苏北路,西至华阳路,南至长宁路,北至长宁支路(原秀水路)两侧。地境在百余年前为偏僻乡村,先有薛姓族人建屋定居。吴淞江支流丁浦折东遣南流至村内,源尾称薛家浜(今为长宁支路)。清咸丰年间有卢姓一族迁避至此。清末民初形成村落,属法华乡。因卢、薛两姓人口较多,故名。抗战时期,难民相继涌至,搭建草棚简屋定届,宅地范周日益扩大,按方位分称东卢薛宅、中卢薛宅、西卢薛宅和北卢薛宅。解放初,南倒有石库门二层楼房数幢,民居以连壁简屋和部分砖木结构的旧式瓦房为主。4年近江苏北路处建造混合结构六层工房4幢。后又分批拆除危房简屋,群体式的新型多层工房相继拔地而起,面貌焕然一新。境内有长宁支路菜场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石家宅

指安化路弄,武夷路弄、安西路弄及安西路—号一带。大致范围为东至安化路东首原上海标准件十厂、西至原大公毛纺厂职工宿舍,北至安化路,南至利西路。安西路贯穿南北。年前后仅石姓一户居住,故名。后迁来沈姓、陶姓两家,以农为业。抗战开始,外地难民来此落户。居民骤增至余户,约人。建国后填平曹巷浜,筑安化路,弄道都敷设下水道,铺成石子路,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住房除旧式瓦平房及小楼房外,有三层楼工房1幢,六、七层楼工房多幢。

左家宅

大致范围即淮海西路弄。南临原上钢十厂和原上海液压泵厂。占地6.67万平方米。相传明清之际有左姓居此,曾造左家桥(跨新沟浜,在王家祠堂旁侧,现上联橡胶厂后边)。后避乱徙居他处,后嗣式微。至清末民初宅内已无左姓,全村12户,分为东西两宅,东宅全金姓,西宅为蔡、卢两姓。原长新中学基址与淮海西路口均属坟山。主要河浜有新沟浜,薛家浜,蔡家屋后有池塘,宅前后遍种桂树、梅树、柿树,绿叶成荫,梅子色味遇异,产量亦丰,远近闻名,因而有“富左家宅”之称。抗战开始,南市九亩地居民纷纷来此避难,搭建板房棚屋,或经营染坊、硝皮作坊,或摇草绳、拾荒糊口。上海沦陷后,日商于此开设纸厂、洋钉厂,随后大中华铁厂、王克记钛白粉厂及粮油、酒酱、烟杂、熟水等店先后开设,人口由原来的近百人增至上千人。抗战胜利后,日商企业被没收,由国民**进驻和养马。年一些小厂合并成上钢十厂,又陆续兴办起上海纸浆厂、上海液压泵厂、上联橡胶厂、上海蓄电池厂等。现各工厂早已湮没,淮医院(属徐汇区),这一带最为著名。

孙家宅

大致范围在东至宣化路弄,西至安化路号原中国造纸厂和愚园路3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至安化路,北至宣化路。百余年前有孙姓首先在此孵*豆芽出卖,故名孙家宅,俗呼“豆芽孙家宅”。年前尚为一片农田,间有臭水浜、荒滩,人烟稀少,从孙家宅老宅基向西到现安西路弄,仅20余户居民,均靠孵*豆芽为生,但住户已多数姓李。抗战开始,闸北、南市等地居民避难到此搭建草棚落户(当时尚无难民收容所),逐步发展成有三、四百户的棚户区。居民多数靠养猪、拉车、卖*豆芽、拾荒度日。解放后,年开辟了安西路,年筑宣化路,茅棚陋舍相继翻建为大小瓦平房或矮楼房,并先后建起两层工房12间,三层简易工房16间,三层工房31幢(木窗),五层工房2幢(钢窗),住房状况显著改善。现在的孙家宅一带,已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区。

低地陶家宅

泛指武夷路弄内一带,南至陶家宅,西抵群联中学,北达汤山村。原为一片农田,有朱家浜和3个积水塘,西边为王姓祠堂,前植银杏树,后有坟山。由于地势较陶家宅低三分之二左右,故名。解放后朱家浜填平筑成马路,分别编弄号为武夷路弄及延安西路弄,住房为老式瓦平房,现早已改建一新。

张家宅

大致范围在东至江苏路,西抵龙之梦大酒店(原第三制药厂),南达华山路,北至延安西路一带。地境原为一片田野,多池塘,有东池头、中池头、西池头等。清代中叶以后,张姓定居于此。抗战前夕居民还只17家,除张姓外还有李姓、汪姓,人口不足百人,均以务农为生。抗战开始,南市、闸北居民纷纷到此避难,在空地上搭建棚屋,其中稍有资财的开厂、设作坊,如胡姓创办天裕绸厂,陈姓兄弟开设源成和九成两家五金厂(后为上海金属品厂延西车间),一些绍兴人做染坊生意。人口骤增至千人左右,昔日荒凉的村庄,一变而成为热闹市区的一角。80年代这一带住房以旧式里弄房屋为主,其中有年建造的安文坊,年建造的公茂里,年建造的复兴新村。原乐园殡仪馆(后改为宇宙药厂,最终并入第三制药厂),在上海第三制药厂后门。延安西路弄两旁有达华宾馆(建于年,原名达华饭店),医院(年创建,医院)、张家宅小学。现今这一带面貌一新,除达华宾馆重新装修后改为锦江都城达华经典酒店外,绝大多数旧楼无存,与别处现代化城区无异。

侯家宅

大致范围在东靠华山路,西邻幸福路,南临云阳路,北达平武路一带。清乾隆时,地境居民仅有7姓,以侯姓最多,故名侯家宅。老一辈人称“侯六桌”,意思是如逢婚丧喜庆,侯姓各家派一代表入席,8人一桌,可坐满6桌。侯姓近50户人家,约人,分别聚居3个宅子:南(前)侯家宅(云阳路13弄、31弄),中侯家宅(华山路6弄56号附近),北(后)侯家宅(平武路南侧)。住房均属砖木结构平房,三宅屋舍紧连,宅边空地极少。居民在周围土地上种植豆麦、蔬菜,间或做工打杂。抗战开始,南市、闸北等地难民纷纷来此定居,人口大增。地境西北部原有浜兜,名大浜头,浜面阔,浜水深。年填浜筑幸福路、平武路。80年代,侯家宅已列入重点规划改造区,旧房绝大部分已拆除,原地已建起3幢20层的平武公寓及多幢多层住宅小区,南临华山绿地。

后李家宅

大致范置为东临兴国路,西界华山路,南靠泰安路,北邻湖南路。占地约17.33万平方米。抗战以前,李、苏、余、高、姚5姓居此,仅有二三十户人家,种植稻、麦、棉花、蔬菜及花草,周围为坟山荒地,沟浜纵横。后大陆银行在此兴建卫乐园。抗战爆发后南市,闸北等地居民纷纷避难到此搭建草棚,人口日增。抗战胜利后,民丰纱厂在此构筑亦村。解放后,很多居民拆去草棚改建砖木结构楼房,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现兴国路弄口有一排三层楼住房,49支弄内新建五层工房3幢。

李家宅

大致范围为东起中山西路弄内原远东钮扣厂,西至长宁路5弄小河南33支弄,南始遵义路第一小学,北迄原大孚新村。原是荒地,当地人称养鱼塘,有干涸的池塘,住房极少。据传太平天国时期,李姓从嘉定县*渡镇迁此定居,逐渐形成村落。至解放前李家宅有12户人家,约四五十人。居民半农半商,种植小麦、棉花、*豆、蔬菜等农作物。房屋为砖木结构平房。年大孚橡胶厂在境内遵义路东侧兴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起名大孚里。4年市钟表工业公司在遵义路西侧征得土地,拆除旧房,建成六层工房5幢。

慕家宅

大致范围东起中山西路弄原上海玻璃瓶八厂,西至原遵义路大孚里27号,南自中山西路弄原远东钮扣厂,北迄遵义路弄。原是荒地,后有少数农民在此定居垦殖,宅名由来不详。据云抗日战争时期当地居民曾掘得一块墓碑,残存碑文刻有“慕”字,或与宅名有关。但当时宅中只有陈、陆、王、许等姓,已无慕姓。至解放前全宅只10多户人家,约50人,砖木结构平房和茅草屋约50多间。三泾浜流经宅北,浜水污臭,不能饮用。一条无名小路(今遵义路弄)将宅子分为南北二部分。年4月拆除北部平房新建五层工房6幢,2年星火冶炼厂(后改名家用电器厂)在南部建造五层工房3幢,其余50多户的旧农舍均于4年拆除,改建为混合结构五层新工房。

参考资料

图书资料:

《西区纪事——长宁地名寻踪》

《长宁区地名志》

《长宁印象》

地图资料:

天地图·上海

本期编辑:王晴薇

来源:图溯上海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侬是老长宁吗三角场高墩墩湖丝栈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