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离婚证明书出炉记
TUhjnbcbe - 2021/4/2 19:16:00

《离婚证明书》出炉记

□本报首席记者王晨通讯员巩雪


  我是一份《离婚证明书》,自几天前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出炉后,我便跟着主人回到了家中。尽管一直默默躺在抽屉里,但我明白,自己的存在让这段已破裂的婚姻不那么冰冷,让我的主人在需要证明自己的婚姻关系时,不那么尴尬。


  是的,与《离婚协议书》相比,我是一个温暖的存在。


  我的主人张某是名中年妇女,一年前她与丈夫吴某感情破裂,两人经过多次调解磨合后,依旧不愿一起生活,于是决定离婚。


  11月15日,张某和吴某经天山区人民法院调解离婚。制作调解书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制作了一份《离婚证明书》,那就是我。


  依照法律规定,离婚的方法有两种:到民*局登记,领取离婚证;到法院打官司,由法院下发判决书或者调解书。


  通过法院离婚的,没有离婚证,只能使用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来证明离婚事实。当事人在办理户口变更、房屋买卖、银行贷款等需要证明婚姻状况的事项时,须提供法律文书,这让很多人感到非常不便。


  因为判决书里经常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信息。


  这时,我的出现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来看看我的组成要件。


  我是由人民法院为离婚案件当事人制作的,用来证明离婚案件当事人的离婚事实。


  不同于法院的判决书和调解书,在我身上,仅载明双方当事人姓名、身份证号、案号及案件生效日期,隐去了裁判文书的其他内容,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自年5月天山区人民法院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市家事改革试点法院起,该院便开始试行开具《离婚证明书》机制,并于今年正式推行该项制度。今年以来,经当事人申请,该院已主动为当事人开具了近份《离婚证明书》。


  当天,和我一并出炉的,还有我的“双胞胎”弟弟,他跟着我主人的前夫吴某回了家,我知道,虽然我们分开了,但我俩的使命始终相同。


  将我和弟弟分别交到张某和吴某手里时,天山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真诚地对二人说:“牵手是情,分手也是爱。只有从过去转身,看得开、放得下,才能从容地活在当下,幸福才会在明天迎接你们。”


  话音落下,刚刚离婚的两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看来彼此的心结解开了。

古尔温吐勒尕村大变样


  □本报记者古雪丽通讯员刘英


  11月初,和静县境内省道42公里处至额勒再特乌鲁乡古尔温吐勒尕村村委会之间的4.7公里柏油路全线贯通,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和静县公安局驻古尔温吐勒尕村“访恵聚”工作队为当地牧民办的又一件实事。


  古尔温吐勒尕村地处天山深处,海拔超过米,一年四季昼夜温差大。


  年2月起,和静县公安局驻古尔温吐勒尕村“访恵聚”工作队的5名队员来到这里,从城里的民警变身山里的村干部,克服取暖、吃水等难题,带领当地牧民解决实际困难、拓宽致富门路,赢得牧民称赞。


  “转场服务队”跟着牛羊走山路


  一年中,古尔温吐勒尕村的牧民有四次转场,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办公场地也随着牧民的转场而迁移。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每年3月15日前后的春季转场,牧民们要跋涉近公里赶着牛羊从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大西沟(冬季草场)转移到海拔3米,距离县城余公里的巴音布鲁克镇西南侧的春季草场,需要20多天时间。


  转场过程十分艰难。路途长,气候不稳定,有时可能碰到风吹雪等恶劣天气,每年都会发生车辆被困,人员、羊群冻伤的事件。


  今年春季转场前,古尔温吐勒尕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道尔吉提前谋划,积极与当地乡镇*委沟通,组成一支由3名工作队队员和2名村干部组成的“转场服务队”,大家驾驶车辆,自备锅盔干粮,在转场前三天,作为先遣队提前为牧民查看转场路线。


  在行进了近公里的戈壁路后,工作队进入没有路的草场,碰到积雪深厚,看不清道路的情况,就慢慢驱车前行,遇到车辆过不去的地方就用铁锹一锹一锹铲出一条道来,5个人轮换着开车,日夜兼程,走了3天才打通了一条转场通道。


  道路打通了,“转场服务队”开始合理安排牧民有序转场,并在牧民转场的必经之地设立转场服务站,为牧民、车辆服务。牧民全部到达草场后,工作队队员又帮助牧民清理羊圈积雪,搭建帐篷,安置好每一户人家。


  今年10月,因为有“转场服务队”引路,牧民们顺利从秋季草场转回了“冬窝子”。今年以来,村里未发生一起车辆被困,人员、羊群冻伤的事件。


  转场回来的牧民依仁且说:“有工作队在,再冷的冬天都不怕了。”


  驻村“驻”进牧民心里头


  古尔温吐勒尕村原来采取的是“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人随牲畜移动,生产不稳定,收入也不稳定。为此,工作队和村委会一道细心走访了解牧民所需所盼,积极争取惠民项目,为牧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困难。


  年10月,工作队积极与某铁矿协商,附近7户牧民用电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今年,因病返贫、靠低保为生的久海夫妇拿到了贫困户保障性住房补贴,在县城购买了楼房,通过工作队为他申请的扶贫项目和为他在本村联系的工作,每年有近两万元的收入;今年7月,工作队争取县委支持,协调供电部门解决“冬窝子”的动力电难题,为5家牧民搞家庭养殖解决了粉碎草料的困难;一直在外打零工,入不敷出的傲其尔回到了家乡,在道尔吉一对一的帮扶下,其和父亲一道发展养殖业,羊只数量由最初的50只,已经扩大到现如今的多只……


  在最近的额勒再特乌鲁乡“青年致富人”表彰会上,傲其尔还被选为致富能手,他说:“多亏了工作队,我们家才富起来。”


  牧民个人的问题解决了,村里的大问题也在一件件落实。


  开春时节,村里道路被冰雪覆盖,交通不便,工作队筹集1.5万元购买了捆打包草缓解了牧民草料不足的困境;夏季多雨,国道与居民点有一公里多的天然牧道泥泞不堪,工作队联系当地矿山修成了戈壁路,牧民出行不再难。


  最近,大西沟松树沟的4户牧民又听到了工作队带给他们的好消息。松树沟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由于一条水流湍急的10米河床的阻挡而不为人知,严重影响当地牧民发展旅游业的强烈愿望和牧民的出行,道尔吉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项目,目前已拿到了修桥批文,年就要破土动工。


  道尔吉告诉记者,如今,部分牧民已从游牧转为定居,他们在县城买房或是在“冬窝子”固定居住,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养殖方式,发展家庭育肥养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减弱,生产生活也相对稳定下来。


  一年多的时间,古尔温吐勒尕村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和静县公安局驻古尔温吐勒尕村“访恵聚”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牧民的充分信任和认可,驻村工作真正“驻”进了牧民心里。

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让平安理念融入寻常百姓家

11月8日,在纷飞的雪花中,记者走进温泉县查干屯格乡。


  这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乡位于温泉县城以东25公里,总面积约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村。


  近年来,随着该乡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村民们的法治意识得到提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一幅新的乡村治理图景正在勾勒、展现……


  □本报记者童文艳首席记者张蕾通讯员张秀芝


  呼斯塔村:依托文明实践站促平安


  农村要发展,关键看*支部。


  呼斯塔村位于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府以北3.5公里处,边境线长15公里。


  走进呼斯塔村,记者被村里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震撼。这个成立于今年5月的实践站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长廊东侧张贴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的建设、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金句;西侧是*建长廊,共有访惠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10块展板。


  该村第一书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畜牧兽医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杜*告诉记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通过学习园地的形式,专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深广大*员群众的理解,并大力宣传该村评选出来的“好家庭”“好兄弟”“好对子”等先进事迹。


  今年,呼斯塔村通过开展家庭自评、申请、村队平安创建评选小组审核、公示、村队命名、挂牌等程序,从户常住户中评选出82户“平安家庭”、36户“优秀平安家庭”、8户“平安示范家庭”。


  记者在该村村民乌亚西家看到,干净整洁的房屋配着现代化的家具,整个房间看起来很时尚。“我们家已经评上‘优秀平安家庭’啦!”乌亚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是*员,还是平安志愿者,经常给村民宣讲安全知识,帮村民调解矛盾。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员,一家人特别和睦。所以,听说村里要评选“平安示范家庭”,她第一个报名争取。


  据了解,在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中,呼斯塔村*支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开展各项工作,以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四个体系为抓手,充分运用好宣讲、评议表彰、志愿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传统节日庆典五种形式,让*的声音传进万家,切实提高了各族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


  目前,呼斯塔村是自治区文明村镇、博州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及温泉县基层组织建设实训基地、博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点、博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点、博州平安创建示范村。今年,呼斯塔村被查干屯格乡评为“优秀平安村”。


  据统计,截至目前,查干屯格乡共有“平安家庭”户,创建率达99%;“优秀平安村”12个,创建率达%。


  孟克图布呼村:“三室合一”解民忧


  11月8日,查干屯格乡孟克图布呼村群众说事室来了好几位平安志愿者,他们向该村第一书记、温泉县人大常委会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韩美龄汇报收集到的矛盾纠纷线索。


  记者注意到,群众说事室门口挂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平安志愿者工作室”两块牌子。说事室对面,还搭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长廊。


  韩美龄介绍,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村里打造“三室合一”的群众说事室,“法律纠纷问题,我们请律师当面调解或预约调解;*策问题,由村*支部协调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由平安志愿者调解,无法调解的上报村*支部,从而构建邻里守望、平安互助的基层治理模式。”


  今年6月,村民刘某向平安志愿者荣淑兰反映,他不想打扫门前卫生了,理由是其他村民评了先进,有奖金,他也干活了却因为户籍不在村里,没领到奖金。


  79岁的荣淑兰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热衷于村里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刘某的情绪后,她从相关户籍*策内容讲起,结合村里近年来的变化,给刘某讲述村民家庭生活的改变。半个小时后,刘某不好意思地说:“荣阿姨,之前我生气,是没考虑村里的情况,现在我想通了,您放心,门前的垃圾我一定收拾得干干净净。”


  在当天的说事中,平安志愿者陈菊林说起了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的事。


  孟克图布呼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农业村。今年全村有3亩土地需要流转,涉及7户村民土地承包费增加的问题。


  为了给7户村民做好解释工作,村两委与工作队邀请县司法局局长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协商制定了解决方案:由法律专业人士集中向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向村民说明重新签订合同遇到的几种情况,让村民自己选择。同时,向村民讲清了如果不同意,还可以走司法程序。


  经过一周的释法说理,目前,7位村民均重新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


  韩美龄告诉记者,近年来,群众法律需求日益增多。村里打造“三室合一”的群众说事室,就是让村民在说事时,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不仅使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普法教育等服务,同时也能引导村民少走弯路。现在广大村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据查干屯格乡*法书记巴西克介绍,近年来,该乡建立经常性矛盾排查机制,坚持“村每周一排查、乡每月一分析”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对矛盾纠纷实行分级排查、逐级调解、一案一档、专人负责。截至目前,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72起,调解72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目标。


  温泉县委*法委书记周广元说,今年查干屯格乡以“创优秀平安查乡,建和谐美好家园”为中心,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落脚点,以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为抓手,不断深化、拓展平安创建工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开拓创新的平安建设活动,将平安理念融入寻常百姓家,为建设和谐平安的温泉县贡献了力量。

霍拉边境派出所:守望“驿站”守护平安


  11月6日,一场冬雨过后,霍拉边境派出所户籍室里一个温暖的故事正在发生,兵团第五师八十一团居民李娟(化名)找回了自己的“身份”。


  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霍拉边境派出所位于兵团第五师八十一团。八十一团地名霍热,在蒙古语中是“驿站”的意思,西距博乐市41公里,北距中哈边境的阿拉山口口岸58公里。


  3年,霍拉边境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派出所”。今年以来,该所借鉴“枫桥经验”创建“邻家警务室”“驿站卫士队”“暖心长明灯”等服务群众工作平台,倾力守护平安。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张蕾记者童文艳通讯员吴晨龙张永宾


  “邻家警务室”解民忧


  “警务室就在家门口,群众办事太方便了。”11月6日,李娟对记者说。


  30年前,李娟从四川省达州市嫁到了八十一团五连。年,李娟和丈夫吴某因家庭琐事产生纠纷,李娟一气之下返回老家,一去就是22年。


  11月初,李娟到连队警务室向管区民警仲佳泽反映了自己的情况,仲佳泽当即进行入户走访,调查李娟户籍被注销的原因。


  “我住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里,不经常出门,也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出门时才知道自己的户籍被注销了。拿着达州市公安部门开的证明,我才能来到*。”李娟说。


  经调查,李娟离开了22年,一直处于失联状态,根据公安机关户籍管理制度,霍拉边境派出所于5年前注销了其户籍。


  为了给李娟找“身份”,仲佳泽及时向霍拉边境派出所领导汇报了李娟的情况,并与达州市公安部门核实确认李娟在当地没有户籍,最终确定在八十一团为其恢复户籍。


  霍拉边境派出所所长郑兴泽介绍,八十一团有14个连队和两个社区,该所根据人口分布,在住户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了5个“邻家警务室”,管区民警对在家居住的居民见面访谈,外出的居民逐户电话了解,发现矛盾纠纷及时与连队干部沟通协调,共同化解,快速处理,力争“平安不出事”。


  9月11日,八十一团四连居民沈某向该连队警务室民警陈江反映,今年年初,该连队王某与其签订了收购葡萄的合同,眼看到了收购季节,王某突然违约。沈某说:“王某不收葡萄,这多亩地的葡萄我怎么销出去,损失谁来赔?”


  接到求助后,陈江迅速与王某取得联系,并从法律角度对其阐明违约应当承担的责任。随后,陈江又了解了王某的难处,并从情理角度与其多次沟通。最终,王某同意赔偿,并帮助沈某销售葡萄,两人握手言和。


  据统计,今年以来,霍拉边境派出所依托“邻家警务室”,为管区群众调处矛盾纠纷87起,为群众解决困难诉求60余起,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烦心事。


  “驿站卫士队”护民安


  “你要租房子,必须先到警务室登记。”11月6日,家住五连的周三娃对前来租房子的租户说。


  周三娃所居住的五连距离团部两公里,周三娃家有7间出租房,今年年初,他被霍拉边境派出所聘为“驿站卫士队”队员。


  据了解,“驿站卫士队”有余名队员,他们当中有平安志愿者、护边员、热心群众等。其主要职责是登记流动人口、入户走访、搜集群众困难诉求,协助派出所开展平安建设工作。


  “这个团场有10余人,其中流动人口0余人,如果仅靠派出所一支力量来守护辖区平安,远远不够。”郑兴泽表示,“驿站卫士队”已成为霍拉边境派出所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记者看到,周三娃有一个出租房记录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位租客的租房、退租时间。


  10月底,和谐社区“驿站卫士队”队员李倩向霍拉边境派出所副所长王超求助。原来,李倩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和谐社区滨河三期的居民王林兵遭遇欠薪的烦心事。


  王超和李倩前往其家中了解情况。王林兵说,今年年初,他和一家工地负责人达成口头协议,驾驶货车在工地拉工具等物品,从6月开始,一到发工钱的时候,工地老板就开始推托。


  起初,王超与工地负责人联系时,其态度强硬,称没有和王林兵签订劳动合同,王林兵只是一面之词。随后,王超多次到工地走访,并收集了王林兵在工地工作的事实证据。同时,王超和李倩联合八十一团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找到该负责人对其进行以案释法和普法工作,最终该负责人于10月底结清了王林兵的工钱。


  入户走访、法治宣传、调解纠纷、解决困难诉求……如今,在霍拉边境派出所和“驿站卫士队”的守护下,当地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暖心长明灯”暖民心


  时光穿梭,霍拉边境派出所换了几任领导。但该所成立的初心没有变,就是“警灯长明,为群众点亮一盏暖心灯,昼夜守护一方平安”。


  11月6日,该所民警陈江和张伟到八十一团老年公寓开展警民同心活动。一进门,86岁的居民李守珍热情地与民警握手。李守珍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在管区民警的建议下住进了养老院。


  “开始民警建议我住养老院,我心里有些排斥。后来,小陈带我来了几趟,我觉得这里住的环境好,也有人陪伴,就搬了过来。”李守珍说,从联系养老院到入住,所有手续都是民警帮着办的。


  在霍拉边境派出所,民警们每月都会不定期在管区开展警民同心活动。这是该所努力营造警民一家亲的具体实践。


  在一次警民同心活动中,民警们了解到辖区一名群众患有脑瘤,纷纷捐款并帮助其联系住院等事宜。直到其去世,民警们还前往其家中安慰家属,帮忙做好后续工作。


  在八十一团学校开展警民同心活动中,民警得知,到了冬季,孩子们放学时天已经黑了,便与学校商量成立护学岗,在校门口做好疏导工作。


  八十一团学校教师郭强说:“在民警们的影响下,好多学生都有了当警察的梦想。”


  如今,在霍拉边境派出所全体民警的守护下,八十一团的社会面貌正在发生变化,这里的群众幸福感满满。

来源:*法制报

编辑:张卫玲

实习编辑:华敬

审核:詹晓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离婚证明书出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