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厦门闽南茶习俗与闽台茶文化之流变
TUhjnbcbe - 2021/4/9 15:50:00

本文节选自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

《厦门(闽南)茶习俗与闽台茶文化之流变》

茶事迈进历史的今天,最好能从地域来分别其茶文化之异同。茶习俗的潜移默化,深入人心,除茶本性的真实外,还存在人性的真诚。不同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就赋予“茶”文化,以形形色色的面目。一、厦门茶习俗历史之回望厦门饮茶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清道光十二(年)年,福建分巡兴泉永道道台周凯总纂的《厦门志》里。在乾隆三十一年(年)编修的《鹭江志》,仅记载了岛民的嚼槟榔习俗和时尚。《厦门志》卷十五的风俗记中云:风俗因乎其地,亦因乎其时,而转移之则存乎人。厦门居泉、漳之交五方杂处,其风俗泉、漳相间。厦门饮茶之习俗,实际上是厦、漳、泉地区的饮茶习俗,它还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八闽地区。清道光年间的厦门饮茶之普遍,蔚然已成时尚风气,《厦门志》记载: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深杯。茶叶一两,价有贵至四五番钱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辨其色、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彼誇此竞,遂有斗茶之举。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甚有士子终岁课读,所入不足以供茶费。厦门市井中历史悠久的饮茶习俗——茶桌子厦门的饮茶习俗,因地,因时,因人,在清末已经成为时尚。“茶必武夷”,当时从厦门海关口岸出口的有工夫茶、乌龙茶、小种和安溪茶四种。武夷茶是厦门工夫茶品饮的主要茶品。茶之品,美于器。厦门工夫茶,用孟臣制作的紫砂壶冲泡,用若琛的青花珍宝小杯品啜,可谓茶器十分讲究精美。饮茶风气上的互相比竞,由此而推波助澜。有利茶习俗向艺术化的扩大、推广。厦门的饮茶习俗,自二百多年前的嘉禾鹭岛,保存了中国茶文化的美学倾向——1、品之美——茶饮有工夫茶完整的泡茶技艺,注重色、香、味、形的品茶美学法则;2、器之美——茶器之美崇尚的讲究高端品鉴,茶从普通饮品上升为人生愉悦的茶文化;3、事之美——茶事作为竞相争胜的媒介,显示闽南“爱拼才会赢”的积极进取儒家遗风;4、境之美——品茶具备主、客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抒发性情的功能,从物质超越到精神层面。厦门历史上茶之品饮艺术,影响了闽南人文的流变。此时,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存在着取舍的矛盾,时尚与传承,新兴与古意互相交替,是近代闽台茶文化新的变局。

20世纪三十年代厦门茶叶老商号一览——《清末民国时期的厦门茶叶老商号发展状况考证》

民国时期,厦门老报人*伯远在《红叶草堂笔记》中,有两篇关于厦门饮茶习俗的文字记载,一篇是《谈品茶》,另一篇是《再谈饮茶》,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厦门的茶饮取向的沿袭与流变。品茶各地不同,惟厦门尚存古意。街边茶桌,阳羡一壶,糕饼两碟,评今论古,话旧谈禅,犹有六朝烟火味也。福建原为产茶区,武夷岩种甲天下,虎溪、*,泉水亦佳,故品茶在厦门,得地不薄,得天独厚。非若广东人,曰饮茶,北方人之喝茶灌水满肚可同日而语耳。此间骚人墨客之家,商贾仕宦第宅大抵多有品茶之习惯。……往时,吴石卿(画家吴芾)家茶具最多,品亦最讲究。嘉宾到访,茶具必搁其常用者,而献其佳者,有时高兴,茶易六七味,具亦更六七副。厦门以喝茶为品茶艺术,是中华传统文人茶、工夫茶的品茶方式的延续与保留。它与潮州工夫茶品饮方式相似,极力保留对中华茶文化传统的守望。这与粤人和北方饮茶不同,茶饮普遍地走向大众化,走向商业化茶楼、茶馆式之世俗风气。这一种倾向,因此形成了一种小众与大众,古意与时尚的鲜明对抗。难怪*伯远感叹到:于是饮茶之道,古意全失,中国各大都市,不仅广州、香港、澳门,营茶楼者,非广东人莫举,故粤人饮茶之风遍及全国。茶艺从近代跨入现代,在蜕化中不断地消长,不断地演进。茶文化中的审美倾向,古与今,旧与新,传承与拓展,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登场,茶之风云——正在潮起潮涌。以厦门为代表的闽南地区,秉持“爱拼才会赢”的进取精神,借休闲宁静与抒发性灵的饮茶艺术,蕴藉着“以茶娱情”、“以茶养心”的人生态度,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儒、释、道共融的精神,不断地传承与发扬。既在茶事品饮中,以平常寻超脱,试图去体悟儒为本、道为用,佛清凉的互相交融状态。茶(Tea)——这具有民族化典型的品饮媒介,在厦门逐渐进入现代社会的进程里,曾经扮演一个更接近中国文化理想和美学梦影的角色。不久,厦门的饮茶习俗,跟随着闽南先民跨过海峡,传播到台湾。茶艺,它作更为广泛的人文情缘,扩展其包容性,接受历史不断的流变。

福建漳浦县出土的清代工夫茶具

二、厦门茶习俗与台海茶缘资深的台湾中华茶文化学者何建生先生,在叙述“唐山过台湾的‘半套功夫茶’原型”中说到:以汉人移民的观点,台湾有四百年的历史,因此早期唐山过台湾先民自闽粤潮汕带来极为原始的泡茶器具和泡茶方式应该就是台湾壶泡文化的起源了。……我们也许可以想象台湾早期移民只要有砂壶、小杯、大碗公(茶船)以及武夷茶就可以痛快地喝茶了。作者与台湾茶文化学者何建生老师海峡两岸的茶缘、地缘、血缘、文缘,是不能割舍的华夏之缘。台湾,茶缘就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台湾在那头,厦门在这头。清末民国时期,连横先生在《台湾通史》中云:台湾四面俱海,舟楫相通,惟泉、厦尔。连横还说:夫乌龙茶为台北独得风味,售之美国,销途日广。自是以来,茶业大兴,岁可值银数十万圆。厦、汕商人之来者,设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他并且在《雅堂先生文集》“茗谈”中,介绍了台湾的品茶方式: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以自豪,且不足以待客。连横的这一记载,与清周凯编纂的《厦门志》里,所描述的厦门品茶习俗是基本相同的。台厦茶缘同宗,主要是基于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同根,商缘相连。台湾现有居民中有83%的人口祖籍在闽南,血缘、亲缘加上文化上的一脉相承,饮茶习俗也是承上启下。清代闽台的儒学、书画、文化的交流构成了两岸文化传承和亲缘关系。从厦门玉屏书院跨海至台湾地区的有吕世宜,执教于林氏板桥别墅;谢琯樵以诗书画三绝著称而游踪闽粤,后从厦门渡海旅居台南吴家宜秋山馆;厦门靖山的叶化成作为板桥林家的西席(老师),而与吕世宜、谢琯樵并称“三先生”。可以推测:他们携文化赴台,势必也将厦门的饮茶习俗与茶文化,带往了台湾。作者虽没有查阅到有关记载,然期待来者,能阐述其渊源。清代乾隆晚期至嘉靖工夫茶具《历代茶器与茶事》清末至民国时期,厦门工夫茶的品饮习俗及工夫茶茶艺,就是以多种途径,跨海形成了一种“唐山过台湾的‘半套功夫茶’原型”。“台海茶缘”的溯源,中国文化传承和民间习俗的交流互动,它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一,文人茶,既工夫茶泡法,实指武夷岩茶的泡饮法。不仅在清周凯《厦门志》的记载里,而且在民国老报人*伯远的笔下,都留下极为生动的描述。它还在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里,保留了极为珍贵的记录,它作为“文人茶”茶艺,追求一种华夏茶文化一以贯之的“古意”,是对传承中国文化最佳之美学诠释。这里所说的“古意”,是指书画艺术和文学里的一个范畴。有如唐代柳宗元、韩愈的“古文运动”;元代赵孟頫提出的“作画贵有古意”;明代方苞提出的“以古文为时文”,作为继承传统的守望与回归,它延伸到茶事,借古舒情,以“古”开今。追求一种文人化美学理想的蕴藉,使品茶通过艺术的提升,逐渐迈向文人茶“道”。其二,作为雅俗共赏的“茶”,则大雅通俗,俗中求变。“茶”在这时期,以极快的推进速度,走向俚俗、世俗、习俗之中,它多种多样,且各领风骚。当然,在此流变的过程中,“茶”事的通俗,也是泥沙俱下,夹杂了一些庸俗、粗俗、恶俗的演绎。在台湾出现的情况,同样在闽南和厦门存在着,茶饮用方法的简略降格,十分的普遍:这种因陋就简式的‘半套功夫茶’也许就是来自故乡的功夫茶‘原型’了。这种泡茶方式后来逐渐发展出一种称之为‘老人茶’的民俗泡茶法。年马英九跨年夜到六合夜巿泡茶。(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台湾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电影《悲情城市》,其中表现的台湾先民的民俗茶泡法,这是一种走向随意与简便的通俗茶饮。茶的大众化倾向是铺天盖地的,厦门*伯远笔下对广东茶楼、茶馆、茶肆的饮茶方式发表的不满,与当时的台湾茶饮情形,流行的世俗化完全同出一辙。从广东到闽南,包括跨海来到台湾,世俗茶的风靡,是实用主义和商业化饮茶需求的表现。它使华夏传统茶文化的审美身份逐渐模糊,这种雅和俗的审美流变,将代之于外来形式新的渗透。茶的饮用方式的雅和俗的近代分野,其实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西方文化给中国文化上带来的“现代性”和“殖民性”压迫的烙印。厦门和台海的茶缘,也将在台湾的日据时代,做出一种重新的组合与更迭。三、闽台茶文化、茶美学之潮起潮涌茶文化作为显学?抑是作为实学?中国茶美学应突出其民族性?抑或突出其世界性?在潮起潮涌的年代,由区域性茶文化的自身选择,也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自年5月29日,台湾被迫脱离祖国,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由于早期渡台的人口中83%以上是闽南人,交流的语言是闽南方言,闽南的饮茶习俗也就传遍了台湾。在台湾日据时代,由于绥抚和对闽南文化的封杀,大量日本文化从各种渠道进入了台湾,这也包括了日本的茶艺和茶道。台湾日据时代的所推行的“皇民”同化,使台湾的中国文化遭遇了灾难,台湾的文化变成了日本文化的附庸。在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中国的茶文化接近销声匿迹,饮茶风俗也渐渐衰颓。台湾在二十世纪70年代,实行茶外销转内销的推进,使沉寂已久的饮茶习俗得到复苏,而随之在推行茶艺和茶文化带动下,产生了“陆羽茶艺”和“茶学教育”,台湾当时各式各样的“茶道教室”,风起云涌。一批社会人士开始对中国茶文化翻天覆地的重新检视、复习、重组、咀嚼中国古典茶书典籍、风土文化、历史人物、消化成为一种自有的茶文化底蕴。台湾早期出版的茶文化书籍台湾早期的茶艺培训机构——陆羽茶艺中心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唇齿相依,交流频繁。两岸茶缘关系,是由地缘而生成的“厦即台——台即厦”的关系。富有民族气节的台湾士绅在家乡沦日后内渡,也几乎都是先到达厦门然后转赴闽粤各地。其中有林尔嘉、林祖密等家族,还有著名诗人林鹤年、施士洁汪春源……等好几百人,分别定居于厦门和漳州、泉州,致力于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工作。台湾日据时代,从厦门赴台的旅客每年约有——人,居住厦门的台胞也已达人。年的日本战败投降后,厦门与台湾恢复了区域贸易,开通了轮船、飞机的航班。在二十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海峡两岸处于敌对状态,导致厦门与台湾之间关系紧张,这时两岸是乡音隔绝。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进行了改革开放。年后,台胞通过厦门返乡的人数日益增多。近30多年来,两岸之间的“三通”,使在二十世纪70年代由台湾率先兴起的饮茶之风和茶文化、茶美学的热潮,也陆续茶风西渐,跨海返祖归宗,促使厦门率先与世界接轨。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隔绝近半个世纪。在那个台湾最需要从中国传统汲取养分,创造新的茶文化内涵以满足社会需求而‘求助无门’时,‘礼失求诸野’,自然转向深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的日本抹茶道并寻得宝贵的‘茶道美学观’,在受中国文人茶影响的日本煎茶道里获取行茶手法和仪式,更在煎茶道的茶道具精工巧手中启发了台湾茶器具在制作、运用上的灵感。当时台湾早已与世界接轨。资讯、思想自由交流的结果,使得台湾的茶文化呈现多元包容和创新的局面。正如中华茶文化学的奠基人,厦门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先生所说:而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受其影响更大,台湾的茶树和茶文化也是从福建传播过去的,彼此难以分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茶艺表演他还说,厦门是乌龙茶、工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是茶艺高度发达的历史名区,中国茶叶贸易最早也是从厦门出口的。在野外品茶,是茶人最为向往的,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的厦门正好具备了这一条件……厦门与台湾,先后在茶文化上与世界进行了接轨,展开中国茶文化新的一页。今日中国茶文化呈现出多元、包容和创新的局面,它是通过两岸茶文化交流拓展,呈现出新的格局。以茶养身体,以茶雅志趣,以茶敬人和,以茶行正道,以茶育品格。茶文化的展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茶艺的美学表现形式进行交流互动,在多元共融的格局下,寓茶以乐,美化生活,促进健康,使百姓的人生获得实益。当代的年轻台湾茶人四、多元化的茶美学互生并存之格局多元文化的共融,需要借助现代的社会世界性之推动。理清茶美学之期许,明确茶文化之目标,给茶以立场,赋茶以追求,我们或许不患迷惑,而对茶美学能志有所定。茶的多元格局里,“好花渐欲迷人眼”,时代、民族、区域、个人都需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台湾在二十世纪70年代后的三十年茶文化的实践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社会经济的腾飞,往往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流行。喝咖啡,吃麦当劳,看好莱坞电影……许多华夏的子孙,渐渐淡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蔡元培先生说“以美育代宗教”。一个世纪以来,文化先贤们为此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站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就已经振臂高呼,警醒国人。从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明代的文人茶,清代闽南工夫茶的历史流变,它代表了华夏民族“以茶娱情”、“以茶养生”、“以茶精行”、以茶俭德”、“以茶和合”的精神,即贴近生活又舒放性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艺”兼得的折射。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从唐宋时期汲取了中国茶的“道”与“艺”,茶文化的种子在东瀛悄然落地发芽,数百年间逐渐产生了“和静清寂”的抹茶道,与“和静清闲”煎茶道。茶道在日本,是为表达大和民族的刻意修持的日本茶文化精神,它们形成了与中国茶道不一样的美学系统,两者有着明显的分别。茶——是中国人最诗意的追求、最如实的生活状态,是“百姓日用即道”的和谐境界。茶——是日本人的精神寄托,借以修炼内心的独特仪式,它是日本茶文化在美学形式上的呈现。多元的茶美学格局,有利于东西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交融。然而,如那些从西方来中国学习绘画的人,和中国到西方学习西画的人,往往不能得到其绘画美学最高深之精粹一样,距离是存在的。因为各民族的性格不同,历史数千年的遗传基因也不相同。茶艺美学,旨在追求艺术在各民族中特殊精神与特殊情趣的表现。中国人生哲理与日本人生的哲理并不相同,追求的茶文化、茶美学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其相同处,在于人类的本性和艺术美的本质的相同;其不相同处,在于各民族、各地域有关茶的环境、地点、工艺、文化、审美、生活习惯的种种差异。作者在第三届东方茶席大赛获奖作品茶美学,要在相同中求不同,并在不相同中求共同。茶,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民族、地域的文化。厦门地区品饮工夫乌龙茶,与潮粤地区、台湾地区,在品饮工夫乌龙茶的茶艺上,也存在不少的差异。单单八闽大地,就有闽粤工夫茶、将乐擂茶、畲族宝塔茶、福安新粮茶……。故民族的茶美学,也要与世界各国的茶美学拉开距离,现代科技可以推行与世界接轨,但各民族、各区域的茶美学,则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百花齐放。台湾近三十年来茶文化实践,发现通过推广茶艺美学,扩大茶艺美育,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股风,当然也很快吹回了仅一海之隔的厦门,并在大陆各大城市开花。茶界里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茶会,现代都市里的各类茶馆、会所,经常举办的茶艺大赛和各地的茶博会,它们的大量涌现,不断地给中国茶文化复兴以推波助澜之力。茶美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从历史回望的厦门茶习俗到闽台茶文化之流变,我们能否找到茶文化的的聚、散、离、合之本源?梳理茶美学与两岸茶缘的根源,我们应如何面对当今多元化、多变的茶美学?并适应它互生并存之格局?这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研究。茶就物质层面而论,或谋于效率,或求于名利,于现世人生之有益,虽俗而存雅;茶或示现于浮夸,或陷入于虚假,则虽雅而败俗。茶就精神层面而论,追寻茶之本分,求“俭”、求“清”,求“人品、求“健康立命”,最终是求还原“茶”自身的真实和真诚的面目。伴随人生的茶文化,茶美学,茶精神,不管是“以茶娱情”或“以茶磨心”,一切皆有种种不尽相同的文化取向。一杯清茶的无为修行,与俭茶存仁的人伦修身,有时也会有点空泛,而“百姓日用即道”的茶生活,不管茶味的浓、淡、甘、苦,茶的本真面目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人们尽力剔除茶江湖里的伪善,剔除茶市场上的假美,茶——就会给人留下多一点真实和真诚。有所取舍,有所传承,有所借鉴,有所创新。茶美学在流变中,它是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抑是螺旋式的前进?我们在思考,时代也在思考。作者简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闽南茶习俗与闽台茶文化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