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星期六,天气:晴
长安望断丝绸路。夕照里,残红吐。
阳关丘岭驭驮疏,风雪祁连横簇。
苍茫戈壁,连绵沙瀑,商贾晨昏渡。西番自古荒凉处。与昔比,今非故。
昆仑天堑已通途,西子婀娜堪赋。
资源独有,商机无数,四海人皆慕。
年呼图壁县采集。石人俑为圆柱形,上半部雕刻人的头颈和手臂,头部雕刻较为细致,有五官及发际,手臂只有轮廓,抱于胸前应是一种庄重肃穆之态,下部不作任何雕饰,可以直插在台座或地面上。石人俑雕琢细致,打磨光滑,人物造型自然古朴。草原地带的游牧部落,自青铜时代起就有在墓前设立石像的习俗。石像大多直立地表,以简练的手法雕刻人的头像、手臂及衣装,这种小石像与墓前大石像风格接近,出现时间较晚,一般用于墓室随葬。
这面铜镜很小巧,只有现在美女化妆包里的镜子那般小。此镜质薄器轻,镜背装饰的人面太阳纹充满了神秘气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早期发展及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利用金片捶揲出浮雕纹样。
年和静县察吾乎4号墓地43号墓出土。陶罐为夹砂红陶,通体红色陶衣,颈肩部涂成*白色,以深红色绘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纹,寓意田园。另有一组蔓藤葡萄纹,枝叶卷曲,果实累累。此陶罐图案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彩陶的精品之一。查吾乎文化是天山南麓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件彩陶上的葡萄纹,表明这一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园艺种植业。
年且末县扎滚鲁克1号墓地64号墓出土。木盒呈长方形,内嵌子母口,缺盖。盖的两侧面以减地方式浮雕狼纹,狼腹部雕刻一只羚羊头,意味着羊已经被吃到狼的肚中。狼的身体形态与盒体巧妙融为一体,羊头造型也与狼的身体形状叠加为一个整体,造型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制作者高超的艺术构思与表现技法。
年吐鲁番哈拉和卓3号墓出土。这是前凉建兴三十六年(公元年)王宗写给高昌太守的文书。前凉为东晋十六国之一,偏据西北,积极经略西域。前凉张骏建兴十五年(即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年)十月前后,正式设置高昌郡,郡设太守。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上看,高昌太守具有世袭、久任和土著化的特点。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93号墓出土。这是平民严苟仁于长安三年()租用麴善通葡萄园的契约,租用期五年,以铜钱支付。第一年因葡萄枝短(可能新栽)不用交租,以后每年交纳租金不同,第二年交纳四百八十文,第三年交纳六百四十文,第四、五年各交纳八百文,合计二千七百二十文。契约中年月日等字均为武则天所创字体,反映了唐代高昌地区与中央*府的密切联系。“长安三年三月二日,严苟仁于麴善通边租取张渠陶蒲(葡萄)一段二亩。陶内有枣树大小拾根,四院墙壁并全。其陶契限五年收佃。今年(癸卯年)为陶内支架短,当年不论价直(值);至(甲)辰岁,与租价铜钱肆伯(佰)捌拾文;到(乙)巳岁,与租价铜钱陆伯肆拾文;至(丙)午岁,与租价铜钱捌伯文;到(丁)未岁,一依午岁价,与捌伯文。年……”。
年且末县扎滚鲁克1号墓地24号墓出土。此连体罐由一块木头挖削制成,两个木罐均为圆腹,形状大小相近,罐体外侧雕刻点线组成的旋涡花纹,与同时代陶器上的几何印纹颇为相似,纹路清晰,雕工精细,具有游牧文化特色。连体器皿在新石器时代甘肃彩陶器里出现过,推测可能与部落间的交往仪式有关。这件连体木罐可能受东方彩陶文化影响。
年吐鲁番阿斯塔纳50号墓出土。此陶罐器表涂黑彩作底,上施白色圆点纹。在当时,这种联珠纹图案是丝织品上最常见、最具特色的一种纹饰。把丝织品上的联珠纹移植到木器、陶器之上,是麴氏高昌在艺术上的创新,因此绘有联珠纹的木器、陶器也就成为麴氏高昌独树一帜的器物。
年乌鲁木齐征集。此青铜灯由灯盏和灯座两部分组成,以模制浇铸。整体是一把无盖的长嘴小壶,灯嘴内可放置软灯芯,灯盏上部及后侧外部都镌刻花纹,两侧各有一系,便于悬挂照明,灯座是喇叭状。
年吐鲁番阿斯塔纳号墓出土。此木罐旋制,鼓腹,平底,上带盖,盖有伞型钮。黑色器表上描绘白色纹样。盖上饰卷草纹,罐体绘当时流行的宝相花纹和云纹。整体线条流畅,纹饰精美,但色彩附着不牢固,是专为随葬制作的明器。
花式点心以小麦粉为原料,模压成型,烘烤制成。表面呈土*色,分四棱式、菊花式、梅花式等,做工精美,造型别致,体现了当时人们高超的面点制作技艺的审美精髓。在唐人看来,饮食并不单纯吃饱,还要吃出花样,要求色、香、味俱全。这种饮食习俗在唐朝吐鲁番地区也十分流行。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之地,吐鲁番地区的饮食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阿斯坦纳墓出土的各种花式点心、月饼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同时,吐鲁番地区又将葡萄、核桃、石榴、洋葱、蒜、香菜、菠菜、胡椒等菜蔬香料传入内地,极大地丰富了中原地区人民的饮食文化,许多也深深扎根于中华饮食文化中,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此圆盘旋制,黑彩,平沿,直腹,平底。与碗一样,盘也是吐鲁番地区常见的食物盛放器具。盘的形制较浅,主要用来盛放菜肴等食品,使用频率较高,从出土的晋唐时期的实物来看,当地普遍使用的盘子为陶质材料,同时也见过有其他材质的盘子。
年吐鲁番交河沟北1号台地28号墓出土。这件骨雕,充分结合圆雕的立体感和透雕的层次感,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刀法细腻流畅,是骨雕中的精品。鹿是草原人民最喜爱的动物之一,它外形优美,颇具灵性,人们把对鹿的喜爱之情渗透到艺术品的创作中。以鹿为主要装饰元素的饰品,充分体现了草原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
年吐鲁番阿斯塔纳号墓出土。鸭头和鸭身分雕后粘接而成,鸭嘴为锥形,鸭头呈圆形,鸭身呈船形,全身敷红彩,双眼点缀白色。鸭颈、鸭身两侧及边沿用黑色、蓝色勾勒出羽毛。木鸭可能是玩具,取材自然,以简单的雕刻搭配简洁的线条,体现出民间的朴素之美。
年吐鲁番阿斯塔纳22号墓出土。此两件彩绘木马采用分段雕刻技法制作,有马头、马鬃、上身、下身、马尾、四肢等13块部件胶合而成。木马通体施白色底,底色之上敷彩,以赭、黑及石绿等色彩描绘出五官和马鞍等其他部位。木马呈嘶鸣状,双目注视前方,呈现出强烈的动感。此木马造型与唐马不甚相同,反应出东晋时期的工艺特点和当时人们对马的认识。马自被驯化以来,便成为人类重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对于西域众多草原游牧民族来说,马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马文化。
唐代,高55.8厘米。木俑将人头、躯干、上臂、小臂、双下肢、双脚分段雕刻,然后胶合而成,再施以彩绘。俑为一胡人男子形像,浓眉深目、鼻高且挺直、短胡须,头戴白毡尖顶帽,帽沿外翻,露出暗红色帽里,毡帽两侧绘红色四出菱纹图案,身穿齐膝绿色袷袍。
年吐鲁番阿斯塔纳号墓出土。此锦为绿地,图案主要由大红、白、橘*组成,有专家解释灯树上方是对鸟,下方是对羊图案。这块锦表现内容是古代上元节(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情景。
绮片是在天青地上显出几何纹、勾连纹等暗纹纹样,轻薄精致,体现了较高的纺织水平。魏晋以后,绮的名称使用较少,渐渐被组织结构相似的绫取代,此绮片成为研究织物从绮到绫转变的实物资料。现场透过玻璃看不清楚暗纹纹样,但在百微镜头里,看到了清晰的天青色纹理图样,太漂亮了。
不看展牌,看不出是一颗猪头。
年吐鲁番阿斯塔纳92号墓出土。*色地,棕色、绿色纬丝斜纹显花,边缘有较多残块。圈中央为对鸭,对鸭颜色上下对比鲜明。此织锦为研究纬锦的产地、年代、纹样演化和中西纹样的比较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木棺为四足箱,通体彩绘。以白色作地,红色粗线在棺身四周和棺盖上绘交叉的图案框架,图案框架内用*、绿、黑、褐色绘流云纹,交叉纹的中心则绘出*色的圆圈。木棺头档板圆圈内绘金乌,足挡板圆圈内绘蟾蜍,分别代表日、月,这一象征起源於中原文化。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42号墓出土。彩绘由三片原白色绢缝合,彩绘伏羲、女娲,二人上身相拥,下尾相交。左为女娲,发束高髻,身穿V字领宽袖衣,右手执规。右为伏羲,头戴网帻,上身穿红色V字领宽袖上衣,左手执带墨斗的矩尺。两人共穿饰有横条纹的红白花裙,两尾相交,色彩为黑红白三色。二人上方有太阳,尾下有月亮,两边是星辰。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号墓出土。女俑头部为木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呈侍立恭候状。发束高髻,头向左侧,面部描绘花钿。身着团花锦上衣,*地白花绢制披肩,下穿红*相间竖条曳地长裙,一派高贵、典雅、艳美的姿态。阿斯塔那号墓是高昌左卫大将*张雄与妻子的合葬墓。唐贞观之初,高昌王麴文泰对抗唐朝,有分裂行径,张雄则主张统一,与麴文泰发生激烈冲突,于公元年忧愤而死。公元年,唐朝平定高昌后,有感张雄之忠,将张雄的两个儿子封为高官,并封其妻为“永安太郡君”。公元年其妻死,被厚葬于张雄墓中。故该墓随葬品丰富,大多具有明显的盛唐风格。
是绘制于东晋时期的一幅麻纸画,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3号墓出土,现藏于*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这是由6张纸拼合而成的一幅生活图,画面生动而写实地表现了墓主人生前真实的生活状态,是中国目前保存完好、时代最早的一幅纸本绘画。绘画上,汉代以前画家多用帛料,绢本绘画是主流,但从晋以后,纸本绘画才逐渐出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