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性提示:本文共个字,图片张+,慎重阅读
前言:年6月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孤身一人不听身边人的劝阻,跑到四川甘孜新龙下面一个很偏僻的藏族村子支教,后来也确实非常庆幸自己做了那个决定。支教结束和另一个支教认识的姑娘一起一路从川西出发,途径,玩了一路进了西藏,又顺便去了尼泊尔,返程的时候我们从拉萨分开,我继续北上走青藏线回成都,她回武汉的家。在成都停留一周后,我飞回上海,后又去到无锡和家里人过年。年后返回上海便一直陷入投简历面试反复循环中,期间最茫然的是每天早上醒来,陷入无名焦灼,就好像身边所有人都靠了岸,只剩自己还在挣扎漂浮。好在还算比较幸运的去到一家知名德国运动品牌公司,并且同事们都很不错,对我也很照顾。年5月入职,刚干到年底疫情开始了。回老家过个年,疫情正式开始爆发,年后回来上海,一直在家办公状态持续到三月初。欧洲疫情愈来愈严重,公司还一度因为在国外拖欠租金上了热搜,后来收到一封公司邮件,大意是要控制成本,缩减开支,hr正在审核第三方员工合同之类,没错,我签的三方,上海的外企很多都采取这种方式招聘新员工。如果不是疫情我应该很快就可以转正了,当时老板刚申请了一个headcount,也都批下来了,但因为疫情全公司的招聘和大小活动全部冻结。收到邮件我心里就有预感,果不其然,一周后老板找了我,公司要裁员,但他和另一个同事姐姐想了一个办法让我继续呆在这里工作,但可能没有合同以及五险一金,工资还按现在的给,让我等疫情结束再把我re聘回来,我拒绝了,然后就正式成为失业人群的一员。4月30号下班前发完farewell,办完离职手续,走出写字楼的时候我意外的如释重负,浑身轻松,终于从格子间逃离了。出发:在无锡我姐那过完五一后,就背着20公斤的大包出发了,没有计划,没有目的。这趟流浪旅程我憧憬了很久,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第一站青岛晚上十一点多的绿皮车,疫情期间的火车站人并不多,第二天一早抵达青岛站。风吹着有些寒意,但天气很好,阳光强烈,空气干净清爽。住在青游记国际青旅,定的六人间,由于是旅游淡季加上疫情原因,只有两个人入住。下午去了栈桥,海风吹的我直哆嗦,沿着海边走了很久,大海在某种程度上有疗愈作用,一望无际的辽阔视野再配上浪花拍打沙滩的声音,会让人沉浸其中,在那个片刻无限放空,忘记存在,好像伴随着海的频率融为一体。风吹的脑仁疼,离开海边继续一个人瞎晃悠,上了辆公交车靠窗坐下,车沿着海边公路行驶。后来去了海边的一家书店,看了会一本叫《在路上》的书。晚上去了烧烤摊,点了三块钱一扎的青岛鲜啤,喝到一半就开始晕晕乎乎,烧烤店人越来越多,大约都是四五个人一桌,吃着聊着,很是热闹,唯独我一个人占了四人桌,显得扎眼。起初有些局促,几杯啤酒下肚,倒也自在,只可惜一个人吃饭总归有些不尽兴,点不了几个菜。来这里的第二天下了雨,窝在青旅写日记,看了电影,整个青旅都是冷冷清清的。下午的时候住进来一个姑娘,提着最大号的行李箱,体格微胖,人很热情。她从乌鲁木齐来的,准备在青岛找工作,我问为什么来这,她说去过内地好几个城市,最喜欢这里。我说我还没有去过*,她一听极力推荐我夏天去*玩耍,我说刚好我现在有空,当即便定下了要一路玩到*去。她热情的告诉我去*一定要吃椒麻鸡,那的椒麻鸡一绝,还有一定小心不要被坑,装作当地人,还顺便教我说了几句*普通话。第三天天气微微放晴,我去爬了崂山,到山脚的时候天气还很好,后面越爬雾气越大,人也越少,什么景色都瞧不见,光是雾。发尾湿漉漉的拧成一坨,早上10:30到的山脚,大约下午一点到达山顶,能见度顶多5米,一点不夸张,基本没几个人。下山的时候和一个小伙同行,身边也没有别的游客,便自然的聊起来。他是内蒙人,来青岛好几年了,第一次来爬崂山。年纪估摸着比我大几岁,没有我印象中内蒙人那种壮硕的体格,黑皮肤偏瘦。他聊起他夜爬华山看日出的经历,还拿出手机给我看在华山顶拍的日出,看的我着实心动,又暗暗决定这一趟还得去趟华山。他聊他过往一个人旅游的经历,也是个随性的人,一个人四处逛了很多地方,想到哪就去哪。和他聊天,反而能感受到他散漫随意的性子倒是很内蒙人。下午3:30终于下到山脚,双腿开始哆嗦,和内蒙小伙告别便各自返程。回到青岛,找了家海鲜店吃了点东西,回去青旅。第四天睡到自然醒,收拾行李走去火车站,阳光刺眼。我想我还会再来这里的,那会是个夏季。第二站威海威海的气候和环境和青岛一样,但游人更少。住在YHA远足青旅,有点像家庭旅馆的感觉,老板一家住在这里,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一般,我又一个人承包了六人间。威海这边韩国餐厅很多,韩国人也多,第一餐就吃了个韩式炸酱面。威海对我一点都不友好,第二天天又阴了,继续往海边走,越靠海风越大,吹的我气晕八素,压了压帽檐,收紧冲锋衣的抽绳。走到沙滩,海边只有我一个游人,还有几个钓鱼的本地大爷,捡了一大把海螺和好看的石头。换了另一条靠海路往里走,浅滩上一群一群阿姨或坐在小马扎上或直接蹲着,拿着筛子在水里筛一堆淤泥,一路的浅滩上全是穿着五颜六色筛洗的阿姨,隔了有些距离也看不清到底在筛些什么。走进了看原来在筛一种极小的螺蛳,好奇讯问这么小的螺蛳有什么用,阿姨说可以吃的,也可以卖出去。天色渐晚,返程走回青旅。青旅老板养了三只猫,其中一只是朋友家的借住在这里,在大厅撸猫顺便和老板娘聊天,她的女儿在旁边写作业。老板娘因为疫情孩子不能去学校,她每天都要盯着孩子上网课,完成老师的功课,听着她半带欣慰的神情吐槽着,边顺手把她女儿耳边散落的一缕头发拨到耳后。在威海的这两天不咸不淡,海滨城市有种某种独特的气质,就餐桌上的那道拍*瓜一样让人喜欢,清爽干脆。第三站西安华山疫情加淡季,机票比火车票便宜。5/12号从烟台机场直飞西安,到的很晚,出站各种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一番折腾才到青旅。住在湘门子青旅,定了四人间,老板说因为疫情免费升级到了标间,和一个小姐姐拼房。那是个温柔好看的女孩,怀着两个月宝宝的护士专业的研究生小姐姐。第二天中午去吃了陕博附近的一家面馆,点了招牌陕西肉夹馍和臊子面,面的份量够我吃两顿还会吃撑那种,西安的物价太亲民,尤其对我这种兜里没什么钱的人来说简直太太快乐了。吃完去排队进陕博,12:30进去,租了电子解说器,逛到下午4点出来都只是走马观花看了看。陕博的名气早有耳闻,实际去了会更惊喜,常年免费开放,馆藏丰富,不愧是十三朝古都。文物摆的很紧凑,看的眼花缭乱,要真是认真逛起码得两天。每次逛博物馆,都会忍不住感叹古人的智慧,在那样有限的条件下制造出各类精美器皿用具和装饰用品。这些文物穿越了千百年,展现在我们眼前,一想到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它们被掩埋地下,始终保留着原先的模样,就那么静静立在那,就觉得奇妙又感动。第三天去看了古城墙,疫情期间西安市内很多景点都免费,需要提前预约即可。西安的古城墙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也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立于城市中心,古老建筑在现代文明的衬托中显得格外魔幻。我正中午去的城墙,太阳盯着晒,来城墙最好是赶在日出或日落的时候来,那会最美。下午和豆瓣上认识的一个姑娘汇合,搭伴同行,她定了名宿,邀我过去和她同住,我收拾了行李便奔过去找她。小姐姐94年的,只大我两岁,是广西大学的老师,教授古汉语文学。每次遇到这些优秀的人都会忍不住惭愧,感叹自己就是个平平无奇小垃圾。小姐姐性格极好,也很有主见,怎么形容呢,大概就像春天的风一样让人舒爽,温暖中带着丝丝凉意。我们一起去了大明宫、芙蓉园、不夜城、秦始皇兵马俑、碑林博物馆、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遗址是个很大的花园,惬意,很适合遛弯跑步野餐。芙蓉园完完全全是个人造景点,及其无趣,最费解的是居然标榜5A景点,实名吐槽。不夜城像上海的南京步行街、成都的春熙路,人多热闹,但没什么特别。兵马俑大概是一个不去可惜去了后悔的景点,不过一号坑倒是壮观。听陕博的讲解说古人相信死后会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所以他们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墓地及陪葬物,他们相信死后他们还可以拥有和生前一样的荣耀地位。华山5/17号一早坐高铁去华山北站,10点钟才赶到玉泉院山脚,准备徒步登山。从山脚上山的路遇到好几家商贩,一问都说最少要六七个小时才能爬上山顶,我一算时间,估计等下山天都要黑了,买了两根*瓜、一个番茄外加两瓶水,便卯足了劲爬。一路上超过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愣是没瞧见一个人爬山的。过百尺潼和千尺潼的时候,接近90度的楼梯,拿出相机拍的时候,我手的都在抖,拍了几张马上回头继续闷头爬,终于在12:50分上了北峰。没有停留太久,继续出发前往西峰,过苍龙岭的时候真实的恐高了,看了几眼四周的景色,群山一览无遗,但害怕也是真的,只把注意力放在脚下的台阶上,眼睛只看几步台阶的视野。去了西峰又继续出发去南峰东峰,下山的索道因为风大,只开放了北峰,这意味着我最终要在18点前要赶到北峰。整整爬了八个小时,身体倒也没有想象中的累,觉得还有体力,只是脚痛的厉害。下山的索道十几分钟便到了,时间还早,买了高铁票返回西安。返回西安,住在回民街巷子里的撒哈拉青年客栈,后来意外发现跟我在成都住过的是同一家,那家叫撒哈拉何兮,店里有只温顺的大金毛叫何兮。意外之余也很惊喜,这家青旅的氛围是这次出来目前为止感受最好的,说不上来哪里特别,就是一进去就会莫名有奇怪的归属感和亲切。
这家青旅是古宅改造,年代久远,全部木质结构。住在二楼,走在楼梯和走廊的时候甚至会踩出吱呀的声音,我太喜欢这里了,当下就决定要多住几天。住的八人间,屋里还有一个住了快一个月的小姐姐,28岁,短发,中性打扮。聊起天来人也超好,听说我还没吃饭,马上给我拿吃的,她家在临潼,刚来西安上班,她说要是工作顺利就继续呆在西安,要是不行她下个月就回临潼了。在这家青旅住了好几天,一个人去逛了钟鼓楼,晚上的时候钟鼓楼更好看些。住在回民街,吃东西也很方便,从巷子走出去推开门就是热闹非凡的回民街,是游客来吃的地方,起初并不抱太大希望,后来找了家羊肉泡馍店,一吃,立马惊艳到我。只是把馍掰碎的过程有点久,不过也可以选择机器切好的,但店家都会让顾客自己掰,增加体验感,可以免费加汤,量足够吃个饱。还要夸一下西安的水果,在永兴坊那边有个大水果蔬菜卖场,水果价格感人,山竹两斤起9.9/斤,大樱桃两斤起5.99/斤,味道好还新鲜,后来坐公交车专门去过两三趟。
在青旅认识一个大哥,在西安呆了一两个月了,他说他去年的时候在大理流浪,白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喝茶,晚上摆摊,这样的生活他持续了大半年。我说我也想流浪,大哥笑我太年轻,还不懂真正的流浪。后来的几天他带着我大街小巷的转悠,吃的全是当地人会去吃的苍蝇小店。第一次吃蘸水面,第一次吃甑糕,还吃遍了各种夹馍,我才知道西安除了肉夹馍,还有菜夹馍,以及一切都可以夹的馍,还便宜大份。大哥还带我去赶集,就在西仓那边靠近洒金桥,洒金桥一定要去,是当地人去吃的小吃街。赶集只有每周四和周日才有,早上开摊,晚上五六点就收摊,这是我来西安觉得最好玩的地儿,没几个游客,全是当地人,从吃的用的玩的,见过的没见过的,有用的没用的,什么都卖,可以逛好几个小时都不会累,去西安一定要去赶一次集,太太太有意思了!疫情爆发后第一次瞧见那么多人,可想而知平常得多热闹。在二手书摊子翻看了很久,花8块钱买了本八几年出版的散文书,还有一套旧上海的明信片。某天晚上同屋的小姐姐下班回来说她心情不好,工作不太顺利,我叫上青旅的大哥,三个人找了烧烤摊,点了几瓶大乌苏,几串烤串。听着大哥聊他过往的流浪之旅,三个人像认识很久的朋友一样唠了很久,我说我可能明天就走了,小姐姐一把抱住我,说舍不得我走,我说下次来西安我去临潼找你玩。其实我也不舍,但旅途终究还是要继续。临走前去了趟邮局,给几个朋友写了明信片,也顺道在邮局给自己的笔记本上盖了邮戳,就权当给自己也留点旅途的印记。第四站兰州5/21号傍晚到达兰州西站,住在等风来青旅,整个青旅只有我一个姑娘,几个长住客在打游戏,几个短住客坐在沙发上聊天玩手机。店里有只喜欢碰瓷的猫叫奥利奥,黑白相间的花色也是他名字的由来。第二天一早去吃了七里河北街的马安*辣子牛肉面,味道一绝,标准十勺辣子,再想加辣就得收费,辣是真辣,一大早就辣的头皮发麻。自从在上海呆久了,吃辣能力越来越不行。吃完步行到甘肃博物馆,这里也好逛,但看过了陕博总会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下午返回青旅休息,坐在公共区域沙发上,人多也热闹,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一个山东哥们已经在这住了几个月,他开着车出来流浪的,一路也去了不少地方,说起话来未开口就先笑,看起来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但人很率真。一个北京哥们开车从北京出发,想绕过湖北南下开到广州,顺道就来了兰州转转,他是搞名贵乌龟买卖生意的,甚是新奇。另外还有一个北京大叔刚从*开回来,送她老婆去喀什办事,又一个人从喀什开回来。问起一路去*的防疫*策,北京大叔事无巨细给我说了一通,他说*他特熟,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