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混在县城作者又一力作家乡的七大阵痛
TUhjnbcbe - 2021/4/27 13:36:00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health.zgny.com.cn/a/a17/Index.html
北京的最好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52.html
了解一些白癜风日常禁忌事项 http://www.xftobacco.com/zxpt/zbqt/3022.html

白靖平

上周书房菌发送白靖平老师的《混在县城》(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对县城的现状做出了深刻全面的分析,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和喜欢。今日书房菌带来他的另一篇关于家乡农村的力作。

几年前,我被县委组织部派往某村任第一书记,通过对农村进一步深入的接触、走访、了解,以及现今精准扶贫的全面启动,因为站的角度不一样,心里多了些“为什么”、“怎么办”。

不过这篇文章,绝对不是写给村里人看的,而是写给城里人和住在城里的村里人看的。因为真正的村里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而被无视的大多数。

严格意义上来讲,我的农村生活是这样划分的:

12岁以前,在村里读小学,彻底农村娃娃,念书,放驴,干农活;

13岁至18岁,城里读中学,寒暑期及忙假,除了学校补课外,回农村老家,也干农活;

19岁至22岁,读大学,寒暑假回农村老家,少干农活;

22岁至24岁,外地工作,春节回农村老家,不干农活;

25岁以后,在县城工作,经常回农村,不干农活。

这么多年,自己作为一个往返于城市与农村的“候人”,不可谓不奔波,但这同时也给我这样“城里的农村人、农村的城里人”的双重感觉:

以一个“乡下人”的视角,来看现代城市生活;同时也以一个“城里人”的视角,来看现代化冲击下的农村生活。

就当下我的感觉,农村生活现状较为突出者是人口问题、土地问题、产业问题、婚姻问题、养老问题、大病问题和传统习俗的崩解问题。

一、人口问题

年,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里有30多个孩子;年,我小学毕业的时候,班里只剩下9个孩子。这么多娃娃哪去了?大部分跟随大人流向城里,小部分流向外乡。

父母未进城之前,我母亲在村里开个小卖部,租赁村委的办公房,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昏的时候:村委跟前人言鼎沸,孩子、大人、老人,聚集在一块,好不热闹。大家都满怀希望,认为好日子就在眼前。

而现在村子里所感受到的,似乎并没有这种充满希望的朝气,倒是处处显出暮气沉沉。

以在城里还是在村里来看,

总人口分布比例如下:

生活在城里占80%,

生活在村里的占20%。

现在村子里居住的有:

70%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

20%的是60岁以上的,

5%的是50岁以上的,

5%是50岁以下的。

在村里,40岁以上,

都叫做年轻人,

而自嘲是没本事的人。

40岁以下的大都在城里。

有的是因为工作,而在城里。诸如我,通过高考等一系列考试等渠道,在城里有了稳定的工作,而彻底的居住在城里。

有的因为生存,而在城里。大部分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本事,在城里打工赚的钱,比种地或者放羊来的收入多。

再者为了孩子的读书问题,待在城里。

有的是因为面子,而在城里。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一部分年轻人在城里没有生存的技能,但是死活要待在城里,因为面子,自己待在村里多丢人。

有的因为城里而在城里。一些人待在农村,其收入要比在城里好的多,但是就不待在村里,挣死亡命往城里跑,为什么?因为城里的花红酒绿。有的成了混混,有的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们谈不上有什么希望所寄,老一辈,既使无可奈何,也是习惯了自己的故土;幼的一辈,不过是暂时寄托在这里罢了,待到上学的时候,也随父母进城了。

星散的人口,老龄的人口。精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接二连三地,这一辈人开始凋零,大多都是劳动到最后,也就撒手西去,随着一座座新坟的出现,乡下,确实已经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了。

二、土地问题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土地分包到户以来,村里农民满怀希望,满洒汗水的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

在未实施退耕还林*策之前,村前屋后,沟沟洼洼,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面,能种的全部给种了,不留任何死角。每家每户对自己所有土地的地棱地界,都了如指掌,不差一厘。

而现在呢,土地出现无人耕种及耕种人老龄化问题。因为广种薄收,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以至于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怎么种地,怎么劳作了,可以说许多人忘记怎么握锄头了。

为了不让土地荒芜,年轻人的父辈们只好劳作,所以现在村里种地的人,大都是50岁以上的人。村子里六七十多岁的老人,很少坐在家里享福,只要有最后一点力气,都是坚持劳作,认为白日闲过,就是一种罪过。

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呼吁并执行土地流转,怎么流转?*策许多老人接受不了,现在只是口号,什么时候执行下去,是未知数。年轻人不种地,老一辈种地人的离去,再过十几年,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块了。

想象一下,老一辈已经凋谢,下一辈能否回归乡村?能否对种地有激情?假如不,将是一副什么样的乡村景象?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三、产业问题

产业关乎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幸福感。现在产业就是2种:种植业和养殖业。

先说种植业。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民种植首先要自给自足,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所以种的比较五花八门,有糜子、谷米、荞麦、洋芋、玉米、豆子、葵花等,唯一的经济作物,也就是洋芋和葵花了。

我家种地时,每年都种十几亩洋芋和几亩葵花,除过成本,也就剩-元,能够基本维持日常生活开支,攒不了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米、白面已走进农民日常生活中,所以地里除了洋芋、玉米,其他都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是现在农民手里的粮食销售价格,提不起来,年种玉米,收成好点,除过成本每亩也就结余多元。如果收成不好,连这个数字都不到。如果家里有二三十亩地,每年的收入也就是2、3万元,除过人情门户等日常开支,也攒不了钱。

再说养殖业,就是养羊和养猪。前几年,猪疯狂的时候,老家留在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养起了猪。投资2至5万元不等,建猪舍,买母猪,买饲料。

但当猪出圈的时候,猪肉价格下跌,一算账,连成本都收不回。放弃,猪舍废弃。现在农民养猪,也就是为了过年吃那点杀猪菜了。

养羊,收入主要是卖羊、卖羊绒,卖的支撑是羊多生羊羔子,能卖羊的数量少于出生羊羔子的数量,这样才会新老更替,规模扩大,出现加法效应。

如果每年出生羊羔子的数量,少于能卖羊的数量,则是减法效应。养羊,每天都要有人起早摸黑、专门照料,如果不成规模,养几十只羊,收入不抵幸苦费,只能说为了养羊而养羊。

我二爸养羊的规模在只左右,去年收入才3万多元,除过一年家里所有的开支,也剩余不了多少了,还好他无病无学生。

产业的单一、低收入和市场的变化莫测,让农民无所适从,也就逐渐失去对土地的兴趣了。这值得从上到下所有领导的思考。

四、婚姻问题

首先是钱的问题。原来结婚比较简单,3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拉着毛驴,将一个姑娘娶回土窑洞,幸福一辈子。后来演变成摩托车、手机、银手镯,开着机动三轮将一个姑娘取回楼板房,幸福半辈子。

现在呢,钱、钱、钱,一个媳妇至少45万,才能娶回家,幸福一阵子。

怎么算账?跟男方在城里要房子,要车子,要金银首饰衣服钱。村里一个人娶媳妇,女方要房子,暂时没有,抵成钱25万元。要车子,买,10万元。要金银首饰衣服及彩礼钱,10万元。

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娶个媳妇,老子2分贷款,儿子1分5放款”。穷了老子,富了儿。

我一亲戚,生了3个儿子,现在个个都20几岁了,都在谈对象,一涉及婚嫁问题,对方家长直接“刚崩”,因为没钱。对象谈了一个又一个,就是结不了婚。所以给儿子结婚的花费,现在是农村人的一块心病,也是一大难题。

再者就是情感的问题。我们知道,相对于乡土社会的稳定和静态而言,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资本流动,物资流动,人口流动,情感流动……

与流动性相关的就是,城市生活的“陌生人”处境:出门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谁。所以进城的一些年轻人,就敢乱作非为,没人认识,没人指指点点。依靠现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混在县城作者又一力作家乡的七大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