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导演这部电影不管时隔多少年都永不过时,电影开头的一段做菜戏,直至现在养活了多少视频剪辑号,因为过于好吃,馋得评论区全是向往。
厨房的刀,第一是展示做菜人的专业性,第二这些好刀也为做菜人专业大厨的身份做了辅证,闹钟也是一个大厨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因为大厨都是多个菜品同时开工,在切片A食材放入锅中焯水的时候,便开始将B食材的筋细致剔去...
大厨的家中,不仅是锅具道具餐具的配置,食材的新鲜度也是重点考验,如果是海鲜还可以让相熟的店家准时送达,但是河鲜,却讲究现杀。
尤其是草鱼,市场里每天就算起早,鱼贩也可能走眼卖给你养殖的鱼。
大厨往往会在确认鱼的来源的时候多买上几条,养在家里,想吃的时候,便刀从鱼腹划上一刀,鱼在案板不断的跳动,眼珠子也是活灵活现,这鱼必须好吃。
例如江浙地区部分居民还有着去蒸桑拿的习惯,家里的浴缸根本不用来泡澡,都是用来养鲫鱼、黑鱼的。
江浙的饭馆到特定月份菜单便会加上红烧小杂鱼这道菜,鲜美到食客医院,也要就着白米饭吃上这一碗。
饮食男女开头的做菜戏还不是如此,做菜人做菜的特写镜头是极具艺术语言的,代表静,像是艺术画。
和静做对比,自然也有闹,中景做菜人有节奏的剁肉,各类食材在小厨房拥挤,刀在案板上,震的碗、盆颤动,一旁还有煮东西产生的白雾,配上音乐,好不热闹。
这一顿饭,做菜人从早上就开始准备,而他做的是迎接自己都已经长大离家的孩子从远方归来的一顿团圆饭。
既然人物关系有了,一个中国式大家庭合理引出,那么有关家庭里的暗流涌动便也开始逐一上演。
三姐妹用吃饭联络感情,饭桌上神色各异,桌上是热闹的,桌子旁的人却是冷冰冰。远处柜子上的电饭煲和调料罐显得温馨异常,桌上的餐具又是不寻常的隆重。
光这一个画面,就很有故事感,因为它暗藏了多种矛盾,观众看的百爪挠心恨不得冲进去帮角色把美食吃掉,有了同理心,继续看下去,自然也被饮食欲望,拖进人间男女的野望纠缠中。这个家庭里,每次吃饭都有人宣布点劲爆消息。
小的小的不安分:
(李安指导画面)
老的,老来玩花样:
吃一个人做的菜就是一种日常鸡毛蒜皮里的承诺,越不好吃,我越吃,不光吃,还要说出来,这不是贱,是爱,是讨好。
饮食男女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虽然用一个中式家庭的缩影来介绍中国社会里的亲情,传统的文化在不断发展的时代里受到的新式冲击,有人看到人生酸甜苦辣,有人看到历史文化变迁。但哪部文艺片不谈这些题目呢?饮食男女的亮点和不过时是因为它展现了由酒店菜作为载体,现代人能窥知一二的宫廷菜。宫廷菜做法繁复,还讲究菜品上的「相得益彰」、「相生相克」。在现代人看来家常的材料,用宫廷菜的做法,滋味鲜的人分分钟也想有个当酒店大厨的父母。上图左侧的松鼠桂鱼是甜咸口,鱼肉被炸过,有造型的部分外脆里嫩,趁热吃,一口咬下必有响声,面上点缀一点青豆,吃一口喷香,吃两口解腻,吃三口一碗白饭舀两勺汤汁,再夹几筷子鱼肉,和青豆一块嚼吧嚼吧。哇,舒服呀~江南人甜糯清雅的文化都在这一碗里了。松鼠桂鱼是名菜,好多饭店都有,大部分人不乐意在家做,因为工序繁琐。想要达到脆脆的效果,先给鱼“雕花”,再是厨师的无情铁手,均匀的精准的淋上热油。别看淋油的时间没多久,但是最后的滋味好不好,脆的程度是不够焦香,还是肉给弄老了,就看厨师的手感。江浙人,许多市民在重大节日都会有自己家心仪的老字号,像松鼠桂鱼这种家中难做的菜,便交给这些老字号的厨师料理。大酒店,尤其是针对普通市民近年因为经济原因逐渐走向落寞,或者是因为接地气,做了外卖,已经不再维持高端,辞退了许多点心师傅。曾经大酒楼兴盛的时候,许多重要人物特意去一家店,只是为了一口正宗点心。中国小笼包,流派众多,真要说上正宗,还能按照传人姓氏去分别,所以我们为了尊重,就不说哪家是绝对好吃。小笼包想要好吃,必须是手工现包的,包子皮,到馅料都是点心师傅自己精心准备,眼看着就那么一个小圆片包子皮居然就在师傅灵巧的手指间把肉馅全包了进去,作为吃货都已经自动分泌口水。这样玲珑可爱的小笼包,配上香醋,还是陈醋,或者辣子,那一口油亮清透的肉汤还不好吃死了!有关点心,是速冻的还是酒店高价养的点心师傅做的我感受过一次,去某地泡温泉,入住的酒店还不错,入住建筑里有直通温泉馆的通道,酒店也有自己专门对外营业的餐厅。早餐懒得下楼吃自助,喊了客房服务送了两份标准餐进来:煎培根和香肠配鲜榨橙汁,龙井茶配饼干吃是解腻的,温泉蛋漂漂亮亮和一小份鱼子在一块,叉子划开是流心蛋*,另外一份香气扑鼻的小馄饨。小馄饨薄薄的皮里透着肉馅的粉红色,一滑就咽下去,汤喝光是因为明显是调出来的鸡汤,而不是浓汤宝或者味精。调高汤非常费劲,厨师守着自己一锅高汤,尝一口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配方,而看火的事自然是交给学徒,师傅说了几个种,学徒就呆在灶台几个钟。众人熟悉的广式高汤,是各种好东西,混在一起炖,最后,食材弃之,只要汤。而更奢侈的吊汤方式还有用一只鸡的鸡汤去炖另一只鸡。大家觉得明明都是一样菜名的东西,为什么不同店家做出来,味道却是天差地别。好的酒楼,贵价是有道理的,食材成本,技术成本,时间成本,人工成本。片中以老父亲为例的酒店大厨还有许多“炫技”的地方。原材料制霸,这么丰满的蟹,谁不爱吃呢?让绿叶蔬菜在锅里过油重生,碧绿碧绿,是中餐厨师的高光时刻。爆炒才能达到的神奇魔法~下图是鸭汤豌豆苗,老鸭汤的加入自然是荤素撞击,让鲜直达蔬菜中,炒豌豆苗吃进嘴感觉滑滑的,有一股清爽的粘液,并且嚼碎后,它没有苦味。是蔬菜中的肉菜。如果没有高汤做底,直接加些白色的蒜也是极好的。中餐厨师用菜刀基本可以解决所有,什么气球上雕花大家在电视节目里都看过,片中展示的则是用豆腐包饺子。
江浙喜欢绿叶蔬菜来一盆,一顿饭没有绿色叶子就不完整,广式则讲究摆盘直接把绿色点缀在荤中。一眼过去花花绿绿,像是粤语一样听起来油嘴滑舌一股机灵劲儿。02社畜的压力缓冲地带东京单身男子适合在都市里小有成就,车厘子自由,网红餐厅自由,初级潮牌自由都实现的小资群体。
尤其是在经济生活上和事业上都属于平稳上升的人,会有强烈共鸣。
主角是自诩东京AK男中的AK初级社会阶层是写字楼高管,属性会做饭的绿茶男。双A医院的创业成功男,3A级则是拥有一所高级律师事务所股份的大老板,真·霸道总裁。
本剧展示了男人视角中有关爱情和生活,还有自我归属感的思考。性别纷争的勿杠,这是情感频道,不是社会新闻台。
三个男人在一块也超八婆的,整天聚在一块叨叨叨,分享分享自己的优越生活,把这三个男人凝聚在一起的,是绿茶男主的高超厨艺,小菜一吃,小酒一喝,单身男人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但,生活嘛,总是有各种麻烦,30+的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遇到什么呢?
首先是身体机能衰退:
!!!
阳*,NO!!!!
好不容易事业有成,医院,可以自由调配时间出去约妹子,结果身体不行了,这谁能接受呢?
呜呜。。
双A男吓得谁也没告诉,继续和好友们贫嘴逗趣的生活着,不过呢,他们只要聚集到主角绿茶男的家中,就一定有好吃的。
绿茶男看着是三人中最踏实的,其实不然,物以类聚,这兄弟也是挺渣的。
做得一手好菜,看起来纯良无辜,又有两个损友在一旁做对比,女人自然以为他挺不错的。
但他只是中央空调,对男的女的态度差不多,是三个AK男子中最抵触结婚的。另外两位好友时常还谈谈恋爱,绿茶男则是女人方便进身,但绝对进不了房,外表暖男,内心冰山,和女人相处的温柔没有尺度,经常伤害他人。
不过,绿茶男也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有时候他也觉得就算不结婚也应该结束单身生活吧?
经常给别人做饭的他,终于也在一天早晨吃了一顿现成的:
嘿嘿,有女孩子因为喜欢自己给自己做早餐,不管喜不喜欢对方,反正还觉得挺有面子的。
不过,这要是同时两个女人,场面就很尴尬了。。
绿茶男之所以过着像精致同Z一样的生活,爱打扫,爱做饭,不和女人划船,是因为有一个放不下的前女友。
而此时前女友有未婚夫但后悔了来撩他,朋友的妹妹自己又不小心睡了接受了表白。
这要怎么搞,两种早餐,吃还是不吃?
前女友还是个段位极高的女人,自己口头是拒绝的,身体却是诚实的,都市男女情感大戏!
绿茶男主很会做饭,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为朋友奉献自己用心的厨艺,而物以类聚,三个AK男子都是非常精于美食品鉴的男人。
大老板一直过着标准的成功人士生活,虽然年纪大了,可是幽默多金,风度翩翩也是许多美女的优质选择。
奶酪,可生吃的火腿,和不知道为啥卖很贵的健康饼干(专门卖给有钱人),随便拍个照,就可以拿去网上装逼乎精英。
有钱又知情知趣,所以剧里大老板的女友们是本身经济条件和头脑都不错的高贵熟女。
美貌女友在漂亮大房子里做饭,这房子采光真的好啊,慕了。
大老板开始温存,女孩一脸感动。
但是,下一秒女友直接翻脸:
是的,因为年龄的问题,大老板自己有钱当然是不缺竞争力,可是他的老父亲赡养问题让大老板头疼不已:
大老板发誓,自己要认真面对结婚了,以前那是对女人不认真,现在,如果自己认真了,找个愿意照顾自己父亲,然后自己又喜欢的女子,应该可以做到吧!
是的!
就是老板你眼光太高,你的兄弟也喜欢这款难搞定的女人。
啊,太苦恼了。
大老板第一次在爱情上有了挫败感,不自信到,搬来和他住的老父亲决定出手帮儿子一把:
在家宴请宾客可以展示主人家的品味,顺便展示房产财力,另外也能迅速拉近关系,表示亲切交往的意愿。
因为主人家的热情,像西班牙海鲜饭这种大菜,居然也只是正常的热菜罢了,各种好餐饭不断出现,餐品的上桌顺序,餐桌上陪客和照顾客人中的觥筹交错,这种饭局上的陪客都是有任务的,可不只是吃吃饭。
大家维持着友好和平,努力创作一个期待结婚的氛围,为请客的主人助攻。
不过,还是没用。。
大老板有钱的确是优势,可是他偏偏想要鱼和熊掌兼得。
喜欢的女人都是狠角色,谈恋爱是快乐,可是女人知道大老板这种男人很容易出轨,没有人愿意为他辞去工作,赡养老人。而那种乐于做家庭主妇的女人,大老板又嫌弃她们没脑子,这...
美食几乎是这部剧的重要喻示,接下来美味烤鸡翻车也呼应了这场饭局中男女主的矛盾:
做烧烤的鸡在肉质上要求较高,因为是压轴大菜,像西餐很多时候贵在准备工序繁琐,地上可以看到苹果、*瓜、青椒等配料,这些是为了香味进入鸡肉中,而鸡内明显也是塞了很多香料,按照正规的做法,都是提前一天腌制的。
人要在自己家请客准备这样的菜,可见非常用心。
这里也喻示了大老板对计划的重视,大老板父亲看到鸡意外掉落后说的话也一语双关了,大老板对这段男女关系后续发展的态度:
唉,老父亲也是很努力了。
这部剧定位是都市男女恋爱观的男人群戏,输出了一波现代人单身晚婚的价值观,但观众在观看时没有觉得拜金或者傲慢,我认为这归功于在剧中的贯穿。
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吃吃喝喝都是人最快捷能放松心情的疏解方式。
美食社交有多奇妙呢?
让月花销的人和月花销的人在同一个月进入一家餐厅吃饭,前者也许可以30天都吃同价位的餐厅,后者是在需要庆祝的时候,大概一个月去一次,犒劳一下自己。
这两类人在同一家餐厅消费的时候是平等的。
日剧中的小资不让人讨厌便是因为它的,不同月薪的人对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考虑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当爱情发生的时候,人们又会愿意为了爱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于都市里经济上有一定基础,人生选择上有余地的人来说,恋爱的确就像是不同的美食,尊重婚姻,所以晚婚。嘴馋了,寂寞了,就偶尔吃一吃。吃的时候也许快乐,也许踩雷,不会没得吃,不存在饿死。
03天赋者的菜谱
东京大饭店刚推出的时候就是一部大爆剧,不过多数人似乎是跟风追了一把木村拓哉,导致一大批也许并不熟悉日剧,也没有看美食番习惯的观众无情吐槽,认为剧情过于正能量,好夸张。
这部剧的开头的确俗套,和多数讲帅气厨师的作品一样,男主有超一流的专业水准,但脾气暴躁,因为失误“众叛亲离”从云端落到泥地,而后结识一帮对料理有梦想的人,拯救餐厅之类的热血故事。
《东京大饭店》在美食类作品中的意义,可不仅仅是热血与好吃。
剧里的美食,都是复刻现实中的米其林餐厅,一些重头戏的餐品都是剧组高价请真正的米其林厨师制作。
米其林餐厅在大众心里一个是,第二是。
米其林给一些小吃,小馆子一星,两星,经常有小摊贩不满房东借机涨租,讨厌米其林给星星的新闻。
但米其林三星呢,有许多餐厅想要得到,在业界出名,但苦苦追求而不得。
米其林三星的餐食做的是创意和美味,更是在考验厨师对美味的极致追求,食材的搭配上脑洞大开?菜系正宗的基础上大秀技术,分子料理只是技巧的入门,不断创新,惊艳味蕾,让食客为主厨的巧思折服,主厨的菜成为世界各地料理人必做的挑战。
这才是《东京大饭店》对爱好美食的人做出的价值导向输出。
比如茄子白鸡肝精粹,茄子烤制成薄片,整道菜造型像甜品,茄子和鸡肝还有巧克力像是做蛋糕一样一层一层摞起来,难以想象的味道,尽管米其林餐厅就在那儿,但有多少人能有机会品尝呢?
还有各种用新奇做法放在传统餐厅美食上的米其林菜品,相当挑战观众的想象力。
这些菜引发了料理大厨们的技术流挑战,例如b站美食区up,身体力行展现了,美食UP家里啥都有,从食材的还原,到制作过程自行拆解,反复尝试,力求逼近剧中的效果。
从美食区up记录下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才了解到完成一道米其林三星的菜品是有多么不易,这还是只有制作者们自己当裁判,没有像剧里一样等待专业评审的点评。
有人翻车,也有人成功,并且破译出完整做法,甚至给出了家常版替代建议:
吃不到米其林三星,那就自己复刻出米其林三星。
米其林三星,除了贵,没毛病!
观众自己证明了《东京大饭店》是一部优质美食剧。我想这也是美食给人力量的一种解读吧。
看完这些我试想了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那大概也就能挑战复刻一下“盖浇饭”了。
要准备好材料就得两天,备好材料做出来的量,如果只是两个人吃,一锅得吃两天。
而制作成本比餐厅还要贵,不管西餐中餐,只要是做法繁琐,依赖酱料有腌制和刀法处理需求的,通通去适合的餐厅比较便捷。
当然了,你要是有一位私人厨师,或者自己就是天赋者,那...
挑战电影冷知识、电影史、电影名词、科普
一起来挑战自己,不断提升鉴赏电影的能力
支持小派就点“在看”给点鼓励
分派电影点赞和在看就是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