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静慧茶修学堂泡好喝懂一壶中国茶一阶
TUhjnbcbe - 2021/5/9 14:24: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ews.html

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泡茶技法指南

茶品:普洱生茶(和静通圆)

茶具:白瓷盖碗

茶水比:1:20-25左右,即ml盖碗选用5-6g茶叶

水温:润茶采用90-95度热水,泡茶采用沸水。

注水手法:润茶采用覆盖式或压块注水,需一定力度。

坐杯时间:润茶及第1水可坐杯10-15秒,以便更好的解块;解块后,第2-3水坐杯时间可减至10秒以内,防止茶汤过浓。

跃龙老师强调,冲泡普洱生茶,有四个小诀窍:温器要温透,润茶要润透出汤要出净,茶叶要透气在我看来,重在一个“透”字。首先,“温器要温透”。源自云南原始森林之中普洱生茶,内质丰厚,富有野性。温器醒茶之时,需将盖碗温透,以蒸汽唤醒茶块。如做饭时的“大火热锅”,食材不粘锅的同时,香气也能展现的更好。温度足够高的茶器,能让茶叶更好的发香。捧起盖碗,转动碗身,使热水润过盖碗的每一个角落。若能感受到盖碗微微的发烫,器便可说是温透了。其次,“润茶要润透”。饼茶想要解块,比起散茶,总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但若想将保存更多的内质,润茶时间又不能太久。所以润茶时,需给力注水至茶块之上,以水流的力度加速解块。注水至没过茶块,坐杯10-15秒,让茶叶充分的吸水、解块。此时,便可说“润茶润透了”。润茶后,自然就是出汤。“出汤要出净”,这点基本适用于盖碗冲泡所有茶类。在此处特别的强调,是因水根会让茶汤过浓,尤其破坏普洱生茶旷达的气息。便如旷达之人,不会在小事中踟蹰许久。一点点的水根留存,不正如心病之于常人吗?若比以人世,也可说是俗人不化的贪嗔痴了。最后,“茶叶要透气”。普洱茶,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相较于小叶种,叶大皮薄。如果任由高温水蒸气在盖碗中氤氲,必然使茶叶出现“焖味”,影响茶汤的表达。具体透气时应敞开盖碗多久,则需要“因地制宜”。室温较高时,茶叶冷却的很慢。此时可以选择敞开杯盖,使高温的蒸汽散去。若是在冬天,室温不高,则盖碗留出一条小缝即可。高温需散,却也要防止茶叶过冷。每一次行茶的方式,都取决于一切外部环境的总和。否则,便不能说是“看茶泡茶”了。怎么理解普洱生茶的“透”?来自原始森林的茶气,是有别于人世的“清透”。出自大叶种丰厚的内质,是直击喉舌的“通透”。也因为这份通透与野性,普洱生茶不那么拘于温度与手法。不同的浓淡间,茶气以不同的方式恣意。在冲泡过程中,紧守住这份透彻。让纯净的山野气息、浓郁香气的穿透力成为茶汤的骨架。就像一个人,对原则的坚守。高冲,激发香气;低斟,显露汤感。只要保证“四个小诀窍”一丝不苟的完成,不同的手法,将会呈现不一样的旷达茶汤。在内心的坚守之下,不拘于纷繁的束缚。人应如此,茶亦如此。

跃龙老师普洱生茶冲泡专业课程

↓↓↓

推荐阅读和静泡茶心法

大红袍和静泡茶心法

白毫银针(上)和静泡茶心法

白毫银针(下)

和静泡茶心法

正山小种

茶修·王琼

和静茶修学堂

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长按“识别

TUhjnbcbe - 2021/5/9 14:24:00
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 http://pf.39.net/bdfyy
茶修,一个陌生的词汇。但这一词却疑结了和静茶修学堂创始人王琼20余年的习茶积累。「世界共你一杯茶」,在她看来,茶与人的关系,都是从一杯茶中获取。王琼

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指定茶道教师中国茶艺师评定标准制定者之一、和静茶修学堂创始人。著有中国首部茶散文《白云流霞》,录制出版《中国茶道经典》(VCD),出版《泡好一壶中国茶》原创教材功能书籍。知中:你是如何想到「茶修」这一概念的?又是如何发展这一理念的?王琼:我习茶到现在已有21年。十几年前,我曾有一些对外交流的机会,当时我们称之为「中国茶文化访问交流」,我便想,「茶文化」这个概念太宽泛了,没有办法聚焦。我每次做完展演和交流,内心总感到很空洞。我发现,我们只传达了一种表现形式:泡了一杯茶而已。而事实上,我们是茶的故乡,茶的祖国。在茶文化宽泛的外延下,我们自己內核的聚焦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后来我来到北京,很多人会和我说:「我们跟你学茶吧。」学茶应该用什么形式呢?于是我便开了一间茶馆,把茶馆做成学堂的形式,希望它是非常聚气的,能回到茶的根本。在做学堂的过程中,我觉得「茶艺」这个概念好像还不足够,「茶道」这个概念又过「重」,也无法表达我对茶的理解,所以我心中逐渐萌生出「茶修」这一概念,意在表明一个茶人应该有自己特属的修养,呈现茶人精神。有了理念和精神,我又进一步思考:我们茶人到底要干什么?我想到「借茶修为,以茶养德」的宗旨,于是我的脉络就很清晰了。有了理念、宗旨,还有具体的实施方法。结合了理念中「日日行茶,时时修持」,借由一杯茶的表达,假以时日,在规矩里,在我们重复的表达当中,逐渐接近理想目标,就逐步达到「内外兼修,同养太和」。这就是「茶修」的由来。知中:所以「茶修」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由你自己的思考得来的,对吗?王琼:很多人都会问我「『和静园』是怎么来的」「『茶修』是怎么来的」,我现在觉得,只要自己能够足够专注地去思考,上天的信息就可能传递给你。「茶修」实质介于「茶艺」和「茶道」之间,我们泡一杯茶,其中既有「艺」,即技术,还要有精神层面的参悟,即「道」。在这两者之间,它通过「艺」到达「道」,再从「道」回归于生活。最后落地于生活,去践行,这叫「修」。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都在这习茶的20余年中,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修」就来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一路走来,我自己也在不停成长。所以「茶修」的价值和意义,是关乎生活与生命的。知中:在践行「茶修」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与困惑?王琼:困惑是有的,但也许一件事情的对立少了,困惑也就没那么多了。这些年里,我并没有特别想要标新立异,我只是在默默地做着我自己要做的事情。但的确有一些其他声音出现,尤其是在年,我正式把第一节课落地之后,上课的人觉得很有收获,感慨「原来茶还可以这样喝」,但也有部分人质疑:喝杯茶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在于我对「茶修」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目标的明确。我知道,「茶修」不是简单的两个字,而是一种文化聚焦和表达。它后面有庞大的理论基础。我创建了和静茶修的礼仪规范,其中有「行茶十式」「茶师十律」「茶席六要」。这些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也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可。还有一些学员就是带着疑问来的,想来和静园看看自己到底能学到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他能通过一杯茶与自己安静地沟通,获得一个与自己对话的通道。这杯茶足够让他全身心地去接受和感悟,这样他与自然、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就建立了。当他们从和静园学习茶修、感受到富足以后,就会带着别人来体验。所以口碑相传也是我们学堂可以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知中:在泡茶中,茶、水、器具都十分讲究,你觉得泡好一杯茶最重要的是什么?王琼:心。做茶人就要回到人的根本,首先你要学会选择正确的茶,不是价格高的,而是正确的。人在茶的面前要培养平等心,不要区分好坏,心境好一样能泡得很好。本文节选自知中ZHICHINA特集《中国茶的基本》撰文

徐雅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CONTACT

zhichina

foxmail.
1
查看完整版本: 静慧茶修学堂泡好喝懂一壶中国茶一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