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康晓静在修复文物。(受访者提供)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张雨欣陈彦仿实习记者赵莉)昨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二期正式对外开放。文博爱好者们沉浸在*历史文物陈列展中,细观展柜中的精品文物,感叹其精美与智慧。而在这些文化瑰宝背后,是一群文物工作者的匠心守护。
栖于静室,指尖重现千百年前印记
站在楼兰方城东北壁画墓展台前,康晓静久久不舍离开。她面前是一件绢袍,大地色,单层,交领,右衽,长袖。面料考究、工艺精美,处处彰显着主人身份的尊贵。
“我修复它,花了七个月的时间!”康晓静说。
41岁的康晓静是*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技术部副主任、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专家。康晓静是年接手主持修复这件绢袍工作的。“我们拿到这件袍子时,只剩下右襟、左前襟的一小部分,右襟下摆还在,其余大约三分之二缺失。”
拿到袍子后的半个月,康晓静都在做着前期准备:搞清其基本形制即复原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首先选取壁画墓中出土款式相似的其他绢袍以及罗布泊营盘墓地出土的三件汉晋时期绢袍进行形制比较;在实物比对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并对绢袍本身的织造、裁剪、装饰工艺等进行分析,确定绢袍形制,绘制款式图和裁剪图,再向文物本体中的每个细节要答案。
半个月后,她开始动手修复。
只有右襟前片做参考,如何确定侧面开衩的高度?
“我拿着这片右襟反复琢磨,在显微镜底下看了又看,之后一点点平整,终于找到了前后开衩的连接处,确定了开衩高度。”康晓静说,这个发现,让她一周都极为兴奋。
袍服开衩边侧缘中部装饰的红色绢条也是在修复时发现的一个“秘密”。
宽度约1厘米的红绢从腰间压着右襟开衩的边直通到下摆,在米*色的丝绸上非常醒目。但当时这个红色可是让康晓静为难了很久。
“当时它严重褪色,具体什么颜色,无从得知。”康晓静说,经过几番分析测试,最终通过取样检测给出了答案:红色。
文物的袖子剩了不到10厘米,康晓静就从同一遗址出土的另外一件袍子的袖子来判断其款式,再根据墓主人的身高判断出其大致的臂展,从而确定袖子的长度和拼接工艺。
康晓静拿起了仿制袍子的下摆,这也是整件绢袍最华丽的部分。下摆由红、绿、紫和浅*色的绢制成倒三角图案围成一圈,还贴着圆形金箔。但出土时下摆上装饰的金箔贴片所剩无几,贴片有多少?间距多大?康晓静在修复时只能从其粘胶、绘画痕迹上找答案。
前后七个多月的时间,康晓静终于将这件袍子修复完成。修复好的袍子衣长厘米,臂展厘米。袍子侧面开衩非常高,几乎在腰部,这说明主人生前善于骑射。丝质面料轻盈,一个策马迎风的飒爽古人形象,因这件绢袍而鲜明起来。
这件袍子修复好后,曾先后被中国丝绸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借展过三次,康晓静说:“当看到它们在博物馆里陈列,静静讲述中华璀璨文明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的。”
置身荒野,不错过任何一个对话历史的机会
“这是唐代海兽葡萄纹镜,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尺寸最大、保存最好的唐代铜镜。”跟着讲解员的节奏,观众们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枚铜镜上。
这件珍宝得以再现世人眼前,有*文物考古研究所“90后”馆员张相鹏的一份力量。
年,为配合G乌尉高速公路和静段的建设,*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沿线涉及的古墓葬和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件海兽葡萄纹镜就是在这次发掘中出土的。
回忆当初铜镜出土时的景象,张相鹏说,出土铜镜的墓葬是一座大型石堆墓,在这一区域内墓葬被盗挖的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这种封堆较大的墓葬,所以一开始的发掘并没有太大的惊喜。直到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随葬的描金木质马鞍,大家才觉得这个墓葬不一般。他们在墓室底部的中间位置发现了一个近圆形腰坑,一层层剥离去上部覆盖的尘土后,一件残破的粟特银杯和这面海兽葡萄纹镜出现了。
“清理过程中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会因为小小的失误,弄破了铜镜。”张相鹏说。
铜镜上覆盖的尘土被一点点清理掉后,泛着铜绿色的镜背面浮现出了海兽葡萄纹饰,这是唐代典型的纹饰特征。
“将铜镜的所有信息采集完成后,便到了又一个揪心的时刻,那就是对这面铜镜的提取。”张相鹏说。
文保专家们一点点地清除着铜镜周边的覆土,然后小心地尝试着提取。
“好重!”听到这句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振奋了,因为这意味着这面铜镜的内部基本没有腐蚀。
这面铜镜于今年4月首度进入*博物馆,成为了被展示的文物之一。
每当站在博物馆陈列展柜前,看到讲解员悉心讲述着自己发掘的文物时,张相鹏就有种冲动:“自己发掘出的文物自己最为了解,我想亲自去讲解。”
他说,在他的脑海里,无数遍地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在天山中部腹地,有一群巴仑台人,他们可能由于经商,或是前往长安朝贡,在领略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都市的风采后,将这面极具风格的铜镜带回了巴仑台。墓主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荣耀,死后将铜镜随葬在自己身边。”
5月,轮台县的荒漠里,草鳖子和蚊子很多。张相鹏已在这里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遗址考古工地工作近一个月了,这也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4个年头了。记者通过视频看到他皮肤晒得黝黑。
张相鹏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守在发掘现场,专注研究,用手铲掀开每一捧沙土,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和历史对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