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获得第二批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绣毡图案”代表性传承人——赛米尔。
家住和静县和静镇富民小区的赛米尔老人今年80岁,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忙着给家人做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头饰,老人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是精神焕发,动作利落。从小就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下接触蒙古族传统手工艺的她,不管是服饰方面的工艺还是毛毡上的绣图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心灵手巧边学边绣,常常拿着毛毡一绣就是几个小时。说到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就是我15岁跟我奶奶学的,奶奶去世以后,爸爸给我教,从那以后最喜欢做这些东西。”非遗传承人赛米尔诉说着。
因为对传统工艺有着浓烈的热爱,通过不断地学习,现在不仅会做毡品工艺、还会缝制蒙古族妇女服饰、首饰、编制工艺等传统手工艺品。在蒙古族传统工艺传承上做出了一定贡献,老人先后获得了首届八省区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传统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金奖、文化贡献奖等。并在年被评为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绣毡图案”代表性传承人。
古道热肠的赛米尔不仅仅手艺精湛,带徒弟也非常耐心,几十年来,陆续带出了60余名徒弟。说到徒弟,不得不提的是娜仁才次克,可以说是赛米尔最出色的徒弟之一,年,那仁才次克创办蓝印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现代蒙古服和土尔扈特传统服饰,目前公司有12个员工基本都是赛米尔的徒弟,这些徒弟中也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那仁才次克在年也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目前,那仁才次克的公司正稳步发展,面对现在的成绩,那仁才次克心里充满了对赛米尔老师的感激:“师傅也是对我们在创业上帮助非常大,我们独立创业的下面又带着很多的徒弟在创业,所以这也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做到这一点,在未来我们的计划是在传统手艺的传承方面,要去组织更多的妇女或者喜欢的人去学习、传承好这个手艺。”
据了解,赛米尔会时不时到那仁才次克的店里,给她的学徒们授课,督促她们把传统手艺学好学精,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赛米尔迫切地想把自己毕生所学,悉数交给愿意学习的年轻人。
非遗传承人赛米尔:“这些年轻人全都学一下,我给他们教给,谁想学到我们家来学,我也不要学费,什么都不要,我教给他们就行了,他们多学习一些知识我就很高兴。”(记者查燕荣通讯员李书玲李会会)